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877/2022-00371 成文日期: 2022-01-23
发布机构: 栖霞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报告全文

2022年栖霞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23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2022年1月23日在栖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栖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赵永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栖霞市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七届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栖霞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五年,也是栖霞“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推动高质量发展负重前行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之大考验,经受行政区划调整之大挑战、笏山金矿事故之大冲击,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中共栖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顽强拼搏,较好地完成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精准精细强调度,推进措施多维度,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亿元,可比增长6%,年均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可比增长7.9%,是2016年的1.5倍;可用财力达到35亿元,年均可比增长5.9%,是2016年的1.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807元和19172元,年均增长5.8%和7.2%,分别是2016年的1.3倍和1.4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由241亿元、126亿元增加到378亿元、15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42%、4.76%,是2016年的1.6倍和1.3倍。

——过去五年,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促发展,调结构快转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1.2:22.6:56.2。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政府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77项重大改革事项顺利完成,现代预算管理、“国土服务”模式全国推广。“放管服”[1]纵深推进,33个部门、1148项依申请服务事项集中进厅、应进必进,“一次办好”[2]全覆盖,获评省级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新创业成效明显,新增市场主体3.9万户,培育“四上”企业107家,创建院士工作站2个,引进各类人才8276名。产业转调质效双优。工业经济难中有进,推行“双帮双促”[3],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支持企业渡难关稳发展,兑付减税降费7.4亿元、出口退税15.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户,培育“独角兽”[4]“瞪羚”[5]“单项冠军”11家、“专精特新”1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家。苹果产业国内领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落户设立,苹果文化博物馆建成启用,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创建,“栖霞苹果”入选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66.3亿元。特别是“栖霞苹果”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再次让国人瞩目、令果都自豪!深挖消费内生潜能,积极拓展新领域、新业态,服务业比重较2016年提高15.2个百分点。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建成开放,长春湖旅游度假区入选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成功创建烟台市第二个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人数、实现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26%和95.7%。数字经济跨越发展,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位列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第4位、全省第1名。对外开放全面深化。五年引进项目774个、总投资808亿元,华屹科创、东德实业等119个过亿元项目相继落户建设;实施重点工程349个,光大环保、广耀生态循环产业园等117个项目竣工投产。重塑开放经济新优势,稳妥推进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合作共建,引进杭园新材料,当年落户、当年投产。整合资产、理顺体制,成立元融投资集团,融资总额突破30亿元。积极向上争取,争取政策资金106亿元,居烟台市前列。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逐步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注重补短板惠民生,城乡建设品质全面提升。城市更新拉开框架。聘请同济大学修编滨湖新区和老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7平方公里,大成门、山水庄园、玖盛悦府等6个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北七里庄、枣行新村回迁安置,55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惠及群众1.3万户。备受群众关切的锦绣路、振兴路等5条道路如期竣工通车、龙腾和文化广场智慧照明精彩打造、高速路口至城区景观提升全线展开、“三河”[6]综合治理启动实施。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全方位强化城市精细管理,跻身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数字化城市”行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实施总投资16.3亿元的13项路桥工程,完成路莱线、海莱线、威汕线改建,蓬黄线绕城贯通城市“外环”,文水桥、民生桥和振兴桥拓宽通车,城际公交开通运行,公交一体化走在烟台前列。实施总投资9.4亿元的智能电网提升工程,新建、改造供电线路1191公里。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管网工程,铺设水暖气管网280公里,垃圾焚烧发电并网,集中供热面积、天然气用户达到280万平方米和4.2万户。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农田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水库61座,以优异成绩通过省节水型社会达标验收。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选“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和省“乡村治理十佳案例”,678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685个。精心编制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行动方案,改造农村危房1567户,完成448个村城乡供水一体化主管网工程、13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7.2万户农厕改造任务。老岚水库区域征迁顺利推进,征迁协议签订率走在前列。生态优势不断显现。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线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生态红线调整全面完成,河湖清违整治成效明显,矿山整合修复深度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森林覆盖率达到70%。注重根本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取缔“散乱污”[7]企业120家,万元GDP能耗比2016年下降17.9%,顺利通过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整改。

——过去五年,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实施惠民实事180项,投入民生资金123亿元,民生投入占比达到73%。社会保障扎实有力。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新增城镇就业7976人。连续6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较2016年提高78.6%、130%。降低医疗保险起付线标准,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报销医药费16亿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机补贴1573万元。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在烟台市率先建成4处中心敬老院,启用12349服务信息平台,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7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39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15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8个省市重点村全部出列。社会事业推进有序。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部改扩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校车投运安全平稳。卫生服务更加完善,心理康复医院改建投入使用,中医院门诊、病房楼主体封顶,建成示范村卫生室102个。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好雨知时节》登陆山东卫视,图书馆、文化馆开放共享,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86处。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村居覆盖率达到95%,我市体育健儿孙一文勇夺奥运会金牌。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组建安全生产总指挥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弘扬伟大抗疫精神[8],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16个单位和个人荣获省市表彰。依法治市纵深实施,“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扫黑除恶取得压倒性胜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严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责任,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全链条强化食药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双拥共建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和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有效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青妇、红十字会、统计物价、气象地震等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和可喜进步。

——过去五年,是政府效能稳步优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践初心担使命,转职能改作风,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壮大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整肃“庸懒怠”,破除“中梗阻”,主动为基层减负,会议、文件数量精简15%以上。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政务公开,“12345”政府热线高效运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减一般性支出2亿元,“三公经费”[9]较2016年下降13.6%。全面整改上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兼程,奠定了转型升级、加速崛起的坚实基础,积蓄了勠力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劲势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把舵领航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得益于历届政府赓续传承的执着奋力,凝聚着社会各界同舟共济的齐心协力,饱含了全市人民奋发进取的艰辛努力。五年来,我们市镇村三级联动、尽锐出战,吹响“总攻号”、啃下“硬骨头”,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赞歌!五年来,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打得赢,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和担当!五年来,我们的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抵御疫情冲击,扛起了推进“六稳”[10]落实“六保”[11]的责任重担,成为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中坚!五年来,我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主动作为,展现了新时代代表委员的绚丽风采!五年来,我们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守望相助,同呼吸共命运,汇聚磅礴力量,践行了“奋斗才会幸福、实干才有尊严”的刚健自强!在此,我代表栖霞市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向驻栖单位、驻栖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栖霞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动能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受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城市能级总体偏低,城乡面貌亟待改变,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统筹安全和发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还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有待提升,民生领域短板比较突出,一些干部争先创优的激情动力还不够足,政府执行力建设仍需持续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认真加以解决,不负人民期望。

二、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

根据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聚力省“六个一”[12]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13]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14]重点任务,紧跟烟台市“1+233”[15]工作体系,紧扣市委“1+235”[16]总体部署和“10+6”[17]工作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向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未来五年,市政府将锚定市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耐力,精准精细狠抓落实,在求突破、开新局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早日将美好蓝图变成发展实景,为2035年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聚焦赶超跨越,推动经济发展提级进位。敢于跳出栖霞看栖霞,勇于瞄准未来比现在,自觉把栖霞融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打破路径依赖,抬高追赶标杆,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到2026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烟台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省内排名前进5—10个名次,在烟台市排位稳步赶超。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是2021年的1.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是2021年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8亿元,是2021年的1.7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80元,是2021年的1.3倍。

——聚焦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培育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18],坚持“项目为王”,突破“四新”经济[19],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以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瞄准国内领先,扛牢烟台苹果主产区责任,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做强全国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2026年“栖霞苹果”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深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生态工业实施“再造计划”,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全面推行“链长制”[20],精准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到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5户,梯次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5户以上。大手笔规划建设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一年拉框架、两年出形象、三年成体系”,分期建成12平方公里现代产业园。文旅康养产业立足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旅游全要素提升计划,全力争创长春湖区域5A级景区,构建以长春湖、牟氏庄园、太虚宫为重点,以乡村游和红色旅游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力争2026年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聚焦统筹协调,推动城乡建设提质增能。按照“老城区改造提升、滨湖新区规划建设、城镇一体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突破”的思路,用“绣花”功夫提升城乡品质,以“精细”管理涵养城乡气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6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实现全覆盖。五年后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老城区和滨湖新区两大组团“山河湖城”相互辉映,特色城镇错位发展相得益彰,美丽乡村因村打造留住乡愁。稳步争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纵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面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坚持以水定城,精心保护水源地,全域实施水生态治理,创建省级以上美丽幸福河湖6个以上,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天然氧吧”城市。

——聚焦共同富裕,推动民生改善提标扩面。坚持标准只升不降、投入只增不减,念民所忧、行民所盼,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栖霞路径”。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余额保持快速增长。高度关注“一老一少”养老托育,用心用情用力破解民生难题。到2026年,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中央“双减”[21]部署,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狠抓高中段教育质量,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职业教育标准。五年新增公办普惠幼儿园6个,高标准建设管理新栖霞一中,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49%以上。

——聚焦平安和谐,推动风险防控提速创优。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坚决守住底线,维护安全稳定。深入开展本质安全三年行动,坚持“指挥部抓总、工作专班抓线、属地镇街抓块、督查巡查抓面、企业主体抓点”,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盯紧重点区域场所、重点人群,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决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深入排查化解食药安全隐患,提升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金融债务风险防范,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化解信访积案,提升社区治理、服务群众能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2022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履职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全面起势之年。市政府将遵循市委“1+235”总体部署、“10+6”工作体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全新姿态,以首战必捷、逢战必胜的坚定信心,以愈战愈勇、愈行愈稳的坚强决心,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在开局之年迈出更大步伐、实现更大作为。全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一)持续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构筑高质高效产业支撑体系。用活用好园区平台,明确产业主攻方向,全面统筹核心要素,加快生态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做大园区增动能。聚焦“一园一业一平台”[22],深层次推进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建设,园区框架一年拉开、设施投入一步到位、园区发展一流服务。组建业达产业园开发公司,启动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面抓好水电气热等设施配套,完成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和管网铺设。组建产业园管委会,推行“镇园合一”,强化要素供给,严格准入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年内引进高质量项目10个以上。扶持翠屏民营经济园和桃村台湾农民创业园自我壮大、滚动发展,着力构建园区发展新支撑。

做强工业固基础。聚焦工业经济突破发展,实施工业再造计划,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和建材、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年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推进14个总投资7.1亿元的技改项目,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家。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行动,引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年内“小升规”企业3家以上,“瞪羚”“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家。落实落细降本减负、纾困解难政策,拓宽政银企沟通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年减税降费4亿元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扶持政策,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浓厚氛围。

做精农业促增收。聚焦苹果全产业链提升,突出品牌引领、品种改良、数字赋能、价值提升,加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整合提升,抓好老龄果园改造和示范园建设,更新改造老龄果园12万亩,打造智慧果园3000亩,建设示范园2600亩以上。实施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新增县级以上示范社15个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个以上。抓实粮食生产和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1.27万亩,落实最严格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做优三产增活力。聚焦文旅康养融合突破,着眼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升,依托长春湖区域5A级景区创建,精心打造牟氏庄园、白洋河、太虚宫等景区,推动旅游专线道路规划建设,统筹全域旅游资源,培育旅游康养综合体。年内,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740万人次,实现消费总收入45亿元。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温泉疗养、乡村民俗、自然生态等特色资源,打造“果香人家”民宿品牌,年内发展后许家、公山后等民宿景点20户以上。巩固拓展“快递进村”成果,畅通农村生产消费“双循环”。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年电商销售苹果、大樱桃13万吨,跨境电商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二)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构筑融合融通创新驱动体系。坚持深化改革不停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关键环节创新,全力保障和服务项目落地建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全速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改革创新引领撬动作用,集成推进要素配置、财政金融、营商环境等领域改革,探索实行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能源、资金、数据等配置效率,充分激发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标准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烟台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3%以上。健全运营监管和风险评估机制,组建新国资平台公司,优化资产整合,做大做强国有融资平台,释放集聚多元化投融资需求供给。

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深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发挥产业园“飞地”[23]优势,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和三类500强企业,主攻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产业,精准招引项目。深化“走出去”与“引进来”互动,突出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过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抢抓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机遇,紧跟政策导向、资金投向、项目走向,全力以赴“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年内争取政策资金25亿元以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3亿元以上。加速人才引进和集聚,年内引进各类人才700名以上。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程,建立全周期服务企业机制,健全“政企通”服务企业体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双全双百”[24]工程,设立服务专区,实现个人事项极简办、集成办,企业关联事项一链办、全域办。深化“无证明办事”行动,推行“扫码亮证”“一码通办”,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建成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实施审批“闭环直通”,上线运行“工程审批一手通”,延伸企业开办链条,扩宽服务广度和深度。对80个总投资409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推行“拿地即开工”[25],年内49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入155亿元。

(三)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美丽幸福体系。加大城乡建设统筹力度,全面提升宜居宜业指数,打造独具韵味、魅力彰显的美丽之城,和谐共生、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

加快新老城区相向融合。老城区围绕“更新提质”,实施“七大工程”。一是实施“路网提升”工程,完成文化路、霞光路、翠屏路、山城路等9条道路管网改造。二是实施“小区改造”工程,对139栋5366户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三是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扮靓东山体育场、苹果公园、牟氏庄园等建筑景观,改造文化、龙腾广场休闲娱乐区,点亮标志建筑及沿途景观。四是实施“洁净城市”工程,实现城区环卫市场化托管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改建城区公厕15座。五是实施“拆旧建新”工程,完成聚魁家园安置楼建设、回迁安置,以及老旧区域更新改造。六是实施“全城暖冬”工程,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七是实施“三河治理”工程,进行商业街区域征迁、古镇都改造及临河征迁、印染厂区域改造、河道治理和桥梁改建。滨湖新区围绕“扩容提能”,加快征迁安置和“四纵五横”路网建设,统筹推进新栖霞一中、新人民医院、自然博物馆建设,年内消防站、游客服务中心和红色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投入使用。

助力城乡发展同向并进。以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三年建设行动,联合协同发力,攻坚短板弱项,张出“考核榜”,打起“擂台赛”,年内连片打造示范片区14个、示范村100个,创建省级示范村3个和“美丽庭院”2200户以上。完成626个村自来水入户工程,599个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置,改造农厕4435户、清洁取暖2.37万户,实现镇驻地污水主管网和镇街环卫托管服务全覆盖。

推动生产生活双向提升。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生活舒适供给,配足配齐体育健身、商业服务、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着力打造3个“15分钟生活圈”。全力保障栖莱高速、烟栖线南延和威汕线绕城改建,完成曲桃线、榆官线改造,编制实施公交客运发展规划,实施“102030”[26]工程,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构建全域交通路网。抢抓城区道路更新机遇,跟进实施地下管网更新、延伸,增设5G基站10个。稳步推进老岚水库建设,接续做好征迁安置工作,加快移民安置点建设。持续增强电力保障,建设500千伏电力站、改造中低压电网130公里。

(四)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着力构建全域全境绿色循环体系。牢牢把握生态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在“碳达峰”“碳中和”[27]中构建绿色经济新增长极。

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成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完成砂石利用方案,整合提升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12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4200亩以上。全程推进“河湖长”制,编制全域水系设计方案,对43.7公里的清水河、蚬河河道实施整体化提升,打造省级美丽幸福河湖10公里以上,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66座。

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严格环境准入、生态修复要求,推进生态保护融合发展。加大执法力度,狠抓能源结构调整、烟尘扬尘整治,保持空气质量优良度领先地位。坚决守护烟台“主水塔”,强化水环境质量综合治理,省、市级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全域实施反光膜、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清理,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样板。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抓严抓实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防火工作。

释放生态保护红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力实施“生态+”战略,向绿水要发展、向青山要收入。正确认识和精准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深化与金融部门战略合作,新增绿色贷款10亿元以上,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栖霞经验”。积极培育生态文明,推动低碳生活、引领绿色消费,使生态环保成为全市共识共为,让栖霞的绿水青山释放红利、赋能发展。

(五)持续抓好民生改善,着力构筑共建共享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2项民生实事[28],答好新时代“民生”答卷。

提升全民普惠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优化教育布局,做好新栖霞一中规划新建,完成2处幼儿园建设,改建3处学校塑胶操场。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稳步实施新人民医院建设,中医院新区门诊扩建、病房楼竣工投入使用。强化镇街卫生院设施配套和服务水平提升,全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全面开展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全民健身馆建成使用,全域建设标准化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提升20%以上。强化食药安全监管,扎实做好省级食安城年度复审工作,以“四个最严”[29]要求,狠抓食药安全全链条管控,促进监管水平提档升级。

加快全民共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扶持资金投入,落实财政补贴政策,精准施策稳就业、促创业、控失业,城镇新增就业6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应对老龄化考验,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规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扎实推进殡葬改革,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放宽准入门槛,扩大申购群体。做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监测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成果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构建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格局。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狠抓安全生产须臾不放松,卡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责任,落地落实“四位一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30],全方位开展督导检查,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举措、最果敢行动,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坚固屏障。深化金融风险联合监测处置,落实联手打击逃废银行债务机制,强化反洗钱协同作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实用好“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扎实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监测预防,提高救援能力。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一届政府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31],倡树“严真细实快”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务实高效、担当作为”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定信仰建设忠诚政府。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定“两个确立”[32],胸怀“两个大局”[33],牢记“国之大者”[34],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是要更加坚决地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真正做到组织上自觉服从、思想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数字赋能建设实干政府。以实干诠释担当,练就“铁肩膀”,挑起“硬担子”,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水平体现到“会干事”上,把目标瞄准到“干成事”上,把责任落实到“不出事”上。突出“执行力第一”,健全专班推动、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的“闭环督导”制度,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知重负重、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用结果表态,用实绩说话。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让“12345,服务找政府”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依法依规建设法治政府。以“法治”规范政府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主动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定期向市政协通报情况,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锤炼作风建设清廉政府。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驰而不息纠“四风”,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接受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全面提升财政监管成效,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紧日子”换取老百姓“好日子”,打造清正清廉清明政府。

各位代表,接续奋斗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让我们紧紧围绕市十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在中共栖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苦干争得位次,以实干赢得尊严,为全面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栖霞市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pdf


全文下载:2022年栖霞市政府工作报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