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860042344370A/2021-16434 成文日期: 2021-12-10
发布机构: 栖霞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栖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

发布日期:2021-12-1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为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指《栖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需启动扩大响应的突发事件,不含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烟台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要求,牢固树立“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以“走在前列”为目标,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打造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大应急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30年,建成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特色鲜明、全面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现代化应急保障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08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0.8%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1.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安全风险能够做到精准识别、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率达100%,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25‰以内,城乡具备抗御5~6级地震能力,重要河道重点河段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2.应急指挥体系权威高效。建立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灵敏、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市镇两级建成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系统,7×24小时应急指挥高效畅通,实现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指挥、科学决策、精准处置。

3.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各类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壮大;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紧急救援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用物资按日均消耗上限不少于1个月储备;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8%以上。

4.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支撑更加稳固。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规范健全基层网格化管理和城乡公共安全联防联控机制;打造一批具有栖霞特色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5.公众安全文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系统完善的公众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应急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场馆,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二)中期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栖霞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全面有效防控和应对。

专栏1  风险防控目标(到2025年)

自然灾害领域

1.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GDP比例控制在0.8%以内。

2.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0.5以内。

3.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45‰以内。

事故灾难领域

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

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1.35以内。

6.年度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低于0.2。

公共卫生领域

7.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95%以上。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响应率达95%以上。

9.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

社会安全领域

10.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11.网络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管控。

12.网络舆情及时有效应对。

专栏2  能力保障目标(到2025年)

应急指挥能力

1.应急指挥机构体制健全,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基本建成,提供7x24小时的应急指挥保障。

2.实现移动指挥平台标准化建设。

3.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决策作用充分发挥。

监测预警能力

4.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调查评估制度和标准体系。

5.建成全市公共安全风险一张图。

6.实现监测预警信息精准发布。

7.城市常住人口人均有效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

物资保障能力

8.形成较为完善的应急和防御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储备体系。

9.救灾物资储备满足启动扩大响应人员紧急转移安置需要。

10.8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11.优化粮食储备体系,县或市级储备粮不低于上级下达的储备规模要求。

12.城区建立不低于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

应急力量保障能力

13.实现辖区内航空救援全覆盖,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到95%以上。

14.应急救援队伍“一专多能”进一步增强。

15.重点行业领域专业防御和救援力量实现全覆盖。

16.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

17.传染病救治机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18.建设区域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19.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建设达标率达100%。

20.各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传染病防控队伍进一步加强。

运输保障能力

21.形成应急运输保障网络一张图。

22.阻断道路应急抢通能力明显增强。

23.应急调运机制健全完善,应急绿色通道畅通。

通信保障能力

24.建成安全高效畅通的应急通信网络,公专网融合率达通信保障100%。

25.实现行政村以上公网覆盖率达100%。

26.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重点保障率达100%。

科技装备保障能力

27.引进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先进和关键技术,应急装备配备水平明显提高。非煤矿山智能化开采水平明显提升。

28.科技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层基础能力

29.修订完善应急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

30.做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区及社区。建成应急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31.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32.社会公众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其中在校学生普及率达100%。

(三)行动目标。2022年,全市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1.结合全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成市和有关部门(行业、单位)应急指挥平台和现场移动指挥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2.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3.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4.完成区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任务,完善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成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实战化、常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5.建设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及智能化、综合性物资储备仓库,生活保障类物资政府实物储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实现动态平衡,建成分级分类管理、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运输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阻断道路24小时内应急抢通率明显增强。

6.基本构建形成统一高效的大疾控体系,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救治机构和集中隔离场所布局进一步优化,救治能力明显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完善,实现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

7.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公共安全领域技术应用示范水平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智能化开采量大幅提升,应急通信基本实现终端便携化、车辆轻型化、传输无线化、指挥平台机动化。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1.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机构。构建由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统领,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军事机关有效参与,统一指挥、分类处置和专家支撑协调一致、有机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负责研究决策应急管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镇(街道)根据需要设立相应工作机构。全面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分领域统筹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建立应急专家管理制度,分领域组建专家团队,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咨询,组织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与情景推演等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完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现代化智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指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结合全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为辖区内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和非常态下的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信息集成、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技术支撑。建设全市“应急管理一张图”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为各级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基础信息和指挥调度技术支撑。发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领域应急信息系统作用,扩充完善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模拟演练等功能,实现与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对接联通。

3.设立现场应急指挥平台。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需要,设立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完善指挥部功能,实现前后方协同应对与信息互通。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实施扁平化管理,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现场应急力量,统筹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建现场技术支撑团队,配备应急指挥车或移动指挥方舱、应急通信设备、现场侦测设备、必备应急物资、单兵装备等,实现现场指挥部单元化、模块化。

(二)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构建覆盖各领域的公共安全监测网络,增强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测预警能力,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加强风险调查监测。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综合风险普查,摸清风险底数,查明抗灾能力。根据风险评定标准确定风险区域、位置,结合事件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性,合理判定风险等级。建设风险数据库,绘制风险一张图,加强风险动态管理。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重点区域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技术手段,构建卫星感知、航空感知、物联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的感知网络,建立“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监测模式。推进公共安全风险监测和数据规范化建设,集成各行业领域风险监测信息,建设涵盖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信息汇集、储存、分析和共享。

专栏3  风险隐患调查

1.自然灾害领域: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编制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区划图。

2.事故灾难领域: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安全风险调查,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城市综合体、重要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风险调查,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识别。

3.公共卫生领域:拓展疾病监测种类,加强传染性疾病信息收集,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调查。

4.社会安全领域:扎实开展排查社会安全隐患防范4类风险专项行动,开展专项和区域风险调查。

专栏4  重点建设方向

1.气象:强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健全全区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

2.地震:配合上级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提高地震监测预警效能。

3.森林火灾:加快推进森林防火瞭望台和远程监测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遥感、航空巡查等新技术。

4.农林:建立全覆盖的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完善动植物检验检疫和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网络。

5.洪涝:建设完善中型水库及骨干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建立重点区域防洪工程监测预警平台,完善水文、气象及水库调度信息共享平台。

6.生态环境:完善环境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重点流域水污染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与防控。

7.危化品、工矿商贸:加强企业远程监测、自动报警设施的配备使用,建设完善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综合监测系统,强化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持续推进实施“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危险作业人员数量。

8.交通:加强主干公路网等交通安全信息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对公共交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大客流监控。

专栏5重点防控内容


1.城市内涝:加强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水平。

2.水利工程:开展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提高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3.森林防火:加快推进森林防火水源地建设和重点林区引水上山,重点林区逐步构建林火阻隔网络,提升应急救援道路通行能力,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无线通讯网络。

4.地震:严格执行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技术标准,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面加强城市各类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

5.地质灾害:强化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适时规划实施避险搬迁工程。

6.生态修复: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努力恢复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

7.公共设施:严格执行重要建(构)筑物超高建(构)筑物及人员密集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城市房屋除险改造,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升房屋灾害防御能力。

8.化工:强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废弃处置等全过程安全风险和隐排查整治。

9.非煤矿山和工商贸:持续加强非煤矿山、铸造、建材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安全智慧矿山建设,深化煤气、高温熔炉、涉爆粉尘、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10.消防: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商业综合体、文物建筑、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安全治理。

11.道路交通:加强“两客一危”、校车、桥梁等安全隐患治理,加大道路路面安全管控力度,加强公路交通附属设施运营维护。

12.旅游:加强对重点A级景区、景点客流的监测预警,及时科学导客流。加强对景区运车辆等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治理。

13.统筹做好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超市、居民区及食品药品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风险趋势研判。

(1)完善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定期开展公共安全风险研判,完善联合会商机制,动态掌握公共安全形势。针对重大风险、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建立跨部门联合值班会商制度,提升综合分析研判能力。

(2)加强灾害演化机理研究。不断推广“分类别构建灾害预测分析模型”成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关联分析,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的强度(灾害等级)、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可能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提升灾害预测分析研判精准度。

3.加强风险评估应对。综合考虑单一灾种或多灾种耦合情景,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应急能力等多重因素,确定动态风险的影响程度,绘制灾害影响图。健全预警发布制度,明确预警级别标准,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和流程,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建立风险分级应对机制,针对预警级别,分级启动应急响应和应急机制,落实风险应对责任,科学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各类媒体播发应急救援信息。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加大舆情研判、处置力度,做好辟谣工作。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做好灾情报告、核查、评估工作。及时开展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全力做好饮用水、粮油、蔬菜、电力、运输等保障,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制定完善灾区扶持政策,加快损毁工程修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学规划生产力布局,推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建美好家园。

(三)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理顺应急物资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化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快速调运机制,构建应急物资智慧化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1.健全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体制。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目录,明确各级各部门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范围和权限,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和应急物资生产调度、采购、储备、管理、调配、运输、回收、报废等各项制度,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征用和补偿等制度。规范捐赠物资管理和使用办法。

2.完善应急物资采储调配体系。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标准,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政府储备、社会化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的比例及数量,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按照统分结合和仓配一体化模式,优化提升仓储设施建设布局,加快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专业性应急物资仓库、部门应急物资储备点建设。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储备。拓宽应急物资采储渠道,加强政府储备物资管理,强化物资储备和管理情况督导检查。全面系统开展重要应急物资区域产能布局调查,大力支持产能备份建设,优化重要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健全应急物资生产、供销企业名录和重点企业储备数据库,编制应急物资供应链分布图。建立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增强应急转产能力,畅通应急物资生产供应渠道,实现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相衔接,确保极端情况下应急物资峰值需求的生产供应。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制度,统筹利用企业、个人仓储设施,采取协议储备、协议供货、委托代储等多种方式,实施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推广应急物资集装单元化,鼓励、引导、指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资数据库和快速调配、采购机制,加强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供应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完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确保应急需要时,应急物资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建立应急物资日常调拨机制和循环更新机制,充分利用储备资源,发挥储备物资循环利用和服务效能,避免资源浪费,适时倒库更新,确保物资质量。

3.提升应急物资智慧管理能力。依托全省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采集和监测各级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实现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相关企业应急物资信息互联共享,全面实现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配、使用、回收及募捐等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在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全面推广应用智能仓储技术,通过应急物资储备库信息系统与全省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储备物资的远程监管及数字化调配。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总量计划,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库存,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推行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强化信息化管理和地方储备粮动态监管,完善粮食监测预警机制。

(四)完善应急力量保障体系。发展壮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服务管理,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1.壮大应急救援队伍。

(1)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制定消防救援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健全指挥机制,优化力量布局,增设消防站点,提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专业灭火救援和地震、水域、洪涝等多灾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进消防救援队伍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构建力量互通、紧密衔接、集约高效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2)加强区域性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根据区域性救援特点与需求,组建区域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靠前驻防,主要担负辖区内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同时兼顾洪涝、地质等灾害应急救援。到2025年,市级森林消防队伍人数不少于100人。

(3)完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对停机坪进一步完善,为航空应急救援飞行提供管制和保障服务。

(4)加强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以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完成覆盖所有非煤矿山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监督、协调和指导所有非煤矿山企业都要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具备建立专职救援队条件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兼职救援队,同时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2.发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1)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引导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潜水、绳索、破拆等特殊技能人员比重。充分发挥专业性救生社会团体作用,做好救生救援和社会宣传工作。到2025年,全市注册志愿者达500余人,打造一支具备品牌化、专业化水平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到2030年,全市注册志愿者达800余人,其中特殊技能志愿者人数达300余人,具备品牌化、专业化水平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不少于两支。

(2)企业、村(社区)力量。推动企业、村(社区)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和应急救援站,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发挥其在公共安全信息报告、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作用。

3.提高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技能。加强危化品和矿山事故救援、地震灾害救援、防汛抗旱、工程抢险等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各类救援力量同训共练平台。加强与军队、社会训练场所合作,满足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培训需要。结合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特点,加强日常训练、应急演练、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区域性救援队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调联战联训,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4.强化救援队伍管理服务。加快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强队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完善日常管理、纪律作风、教育培训、检查考核、评比表彰等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医疗、工伤、抚恤。把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信息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考核和应急救援行动管理、指挥和调度的信息化、可视化。

5.建强应急专家队伍。吸收和聘请各领域专家加入应急专家队伍,充实应急专家数据库,打造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专家聘任动态管理和参与突发事件会商决策等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应急咨询参谋、技术支撑作用。

(五)完善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着重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到2030年,建成功能齐全、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科学高效的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1.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各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日常和应急监测网络。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构建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大数据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防控能力。加快推进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救治能力建设,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优化传染病救治机构布局。依托现有资源设立标准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健全完善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实验室,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增加负压病床床位。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等队伍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能够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求的专业人才。加强疫情防控救治科研保障。不断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场所保障和供应能力,加强封闭式空间建筑资源调查,推广应用可移动的模块化方舱医院,有效应对发生呼吸类传染病等突发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时,大量轻症患者的集中收治问题。合理规划布局集中隔离场所,制定完善设置标准。加强对疾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完善多部门卫生应急联动机制,统筹做好疫情期间疾病治疗、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生产运行、治安维护等各项工作。强化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以及乙肝、结核病等发病率较高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下的应急准备。实施差异化精准防控和精细化管理,加强村(社区)等基层联防联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2.提升重特大事故灾害紧急医学处置能力。优化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布局,依托综合性和专科医院,构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提高综合类、烧伤类、中毒类、骨科类等伤病救治能力。完善院前急救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实现各类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目标。优化巨灾和极端条件下的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力量装备配置方案,强化远程投送能力和保障能力,打造立体化紧急救援网络。分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医务人员、急救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资源配置方案,实现功能的模块化、单元化,提升救治能力。

3.提升灾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灾后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机制,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实施干预措施,提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水平。加强灾后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将灾后心理健康治疗纳入救灾工作体系,加强心理支持和精神卫生干预,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应激救援工作,确保重大灾难后有需求的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助服务。建立医学康复、社会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体系,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患者康复能力。

(六)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构建立体化应急运输网络,强化设施维护和抢通抢险能力,提升应急运输保障韧性,建立交通运输紧急调用补偿机制,构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平战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实现人员、物资运输区内各镇街1小时通达。

1.构建应急运输网络。统筹公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与生产储备的有效衔接,引导生产、仓储、运力向物流枢纽集中。深化与地方物流企业合作,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大数据服务优势,实现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重要物资流转和配送不断链。大力发展车队运营、挂车租赁共享、长途接驳甩挂、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等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应急物资运输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2.提升应急运输保障韧性。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加强路网、桥隧等重点设施监测预警,及时消除公路安全隐患,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公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建设,依托民营运输企业,组建1-2支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提升阻断路桥快速恢复畅通能力,组建1-2支交通工程抢险救援队伍。

专栏6 公路运输应急保障能力一张图

涵盖公路网信息,里程桩、行政界桩信息,桥梁隧道荷载信息和超限车辆通行能力信息,服务区应急保障能力信息,出入口信息,车道信息,路况阻断信息,道路拥堵信息,路段养护单位信息,道路救援信息,沿路乡镇及村庄信息,沿路加油站信息,沿途车辆维修厂(站)信息等,为应急救援运输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3. 完善应急运输协调机制。全面归集路网、仓储、运力、需求等基础数据,编制应急运输联络图,提高应急运输调度信息化水平,确保应急运输调度便捷高效。按照“一份资源、多方使用”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积极参与、救援给予补偿的交通运输储备调用机制,确保交通运输保障资源在战时能够快速高效遂行应急保障任务。实行各类应急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医护及救援人员战时优先编组、紧急投送,免费通行、优先放行,保障应急运输高效畅通。

(七)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空天地一体、各行业应急通信网络相融合,全域覆盖、全程贯通、公专互备、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

1.构建综合应急通信保障网络。

(1)综合应急网络建设。广泛使用各种通信技术,建设综合性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强化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电子政务网和互联网的支撑能力,形成功能互补、各有侧重的保障网络,最终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至少有一种通信方式可用的建设目标。

(2)应急专网建设。建设面向应急指挥决策部门、救援部门及其它特定用户的指挥信息专用网络,为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现场救援、音视频传输、大数据分析等提供高可靠性的信息通道。

(3)卫星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卫星通信范围大的优势,在上级规划建设框架内推广应用高通量宽带卫星等通信资源,构建自主可控、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应急卫星通信网。

(4)政务专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务外网的承载能力与可靠性,提升云网协同建设水平,不断满足政府各部门业务专网的需求。

(5)互联网建设。加强互联网应急保障承载能力建设,完善互联网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评估管控、公众信息服务和政府监管等领域的支持和服务能力。

(6)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建设以5G为主的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和以数字集群、无线宽带网、无线自组网及短波通信等为主的专用网络,采用“公专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的多维组网形态,科学合理统筹配置通信资源,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语音、图像、视频、数据的高速传输、时间校对和位置服务等各类需求。

2.强化通信网络保障。

(1)加强应急通信队伍建设。对应急通信队伍进行全面、系统、专业的理论培训,跟上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同时提升机动通信技术与公网知识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技术全面、反应迅速、能打硬仗的应急通讯保障队伍。

(2)提升应急通信装备配备与管理能力。结合实战需求,完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提高通信越野车、轻型卫星便携站、无人机、个人移动通讯设备配备数量,强化通信供电设备、配套器材、备品备件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通讯保障能力。

(3)完善通信保障预案。各级应急救援队伍针对各种灾难制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通信准备方案与保障预案,明确各类通信设备使用的条件和情形,制定操作程序,明确分工责任,确保应急通信行动及时有序高效。

(4)加强应急通信训练。加强联动协调和备勤备战业务协同,针对应急通信实战需求进行由单兵到合成跨区域多种可能性训练,熟练掌握应急通信设备的操作方式,定期对应急通信人员的实战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评价。

(5)加强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升级优化应急通信网络,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防护设施和运维制度,做好网络安全加密和数据信息备份,从技术、 管理、制度等方面,综合提升通信网络安全性,抵御各种网络风险和灾害破坏,确保通信网络安全可靠运行。

3.加强应急通信应用。

(1)打造应急网络语音通信平台。将网络语音技术应用在应急通信系统中,利用远程数字交换机设备联通固定话机、公网移动通信、卫星电话等各种语音终端,实现语音异构平台的融合互通,提高救援现场应急通信的抗外部环境干扰能力。

(2)完善移动互联和应急会商系统。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监控低延迟、高清晰、可移动的应用特点,统一汇聚整合各类移动终端的视频会商、监控、指挥调度通信资源,满足异地飞检、即时讨论会商、临时视频监控架设及险情现场指挥调度等视频会商和监控新需求。

(3)特殊场景下应急通信保障。利用5G通信网络,扩展天空地全时全域的公网覆盖。借鉴无人机基站和小型化基站的做法,推动通信终端向智能化、模块化、便携化发展。在极端情况下,结合移动终端互通互联技术,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利用卫星通信资源为调度会商、抢险救援提供必要的通信线路保障。

(八)完善应急科技装备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研、应急装备产业和工程平台领域探索,加大应急科技装备引进力度,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急救援装备应用,加强社会化技术服务,提高我市应急保障科技装备水平。

1.提升应急科技支撑能力。

(1)加快应急管理专业建设。通过加强与相关院校和机构合作,吸引和引进一批人才,打造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和研究开发风险评估与预防技术、监测预警与预测技术、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综合保障等技术。

(2)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科技成果应用激励政策。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应急装备,包括处置大型火灾、大型危化品泄露、大面积塌方、大范围断电等事故灾难的大型应急装备,处置有限空间、救援人员难以到达现场等情况的智能感知判断、智慧决策的智能应急装备,能迅速组装、投放、调试和发挥应急救援效能的灵活便捷应急装备。

2.提升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1)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强化特种装备器材配备,提高重大灾害综合救援能力。加强多种灾害处置装备器材配备,科学评估、论证,视情配备全地形卫星动中通指挥车、高风压排烟消防车、全地形消防灭火(侦检)机器人、举升抢险多功能城市主战、18吨以上举升臂式(双炮)、抢险主战消防车、综合型消防救援船等重要装备器材,提高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水平。

(2)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装备。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隧道、事故)等领域新建一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酌情配备智能掘进机、生命探测仪、充气式水上救生/逃生艇等重要装备器材。

(3)防汛抗旱专业救援队伍装备。规划建设1-2支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强化具有水旱灾害防御任务的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常备队伍建设,并足额配备装备器材。

(4)森林消防专业救援队伍装备。在满足基本执勤需求基础上,立足确保人员安全和处置较大森林火灾,按照森林消防装备配备标准足额配备相应装备器材,统一人员服装标识,根据装备发展适时更换新型装备,视情配备山地远程输水车、集成吊仓、大功率自动调压中继功能泵等重要装备器材。

(5)非煤矿山专业救援队伍装备。在依托非煤矿上企业物资装备的基础上,参考《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山东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等相关规范配齐装备。

3.加快应急装备产业发展。

(1)发展应急装备产业。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实施,加强政策扶持,培植发展应急装备企业,兼顾实战化应急培训演练和体验基地功能,实现应急物资与装备技术自主创新和突破。

(2)优化发展环境。落实适用于应急产业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投向应急产业,支持应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对符合发展方向的应急重点工程和项目,积极保障建设项目用地。

(九)提高基层基础应急保障能力。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安全文化素质,进一步整合基层应急资源,增强基层基础应急保障能力。

1.完善应急法规标准体系。

(1)标准体系。落实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意见,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基层应急工作职责、人员、装备、任务等,完善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地方标准或工作指南,不断规范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参与相关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2)预案体系。健全市、镇(街)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单位)应急预案,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强化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增强预案操作性和实用性。组织开展多行业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应急演练,其他企业至少每年进行1次应急演练。

2.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1)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坚持需求引领、集约共享,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快速发展,以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加快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围绕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和政务管理五大业务领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在应急领域广泛应用,增强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着力提升应急管理核心能力。

(3)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立起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节点、并延伸至社区(村)和个人,横向融合各相关部门、行业、领域、单位,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3.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1)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公共安全教育,重点推进公众现场应急处置和技能培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倡导“防灾避险、生命至上、自救互救、人人有责”的社会应急文化理念,提高公众应急素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应急文化氛围。

(2)加强应急科普基地建设。利用各类公共空间建设群众身边的应急教育基地,依托培训基地、科技场馆等场地设施建设功能完善的应急科普基地,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鼓励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应急科普网上宣教平台和虚拟体验馆。

4.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1)基层组织体系。强化党的建设统领,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建立临时党组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协调、引领作用,统筹资源整合和调配,提升党的应急管理领导力。

(2)基层公共安全。在推进安全发展城市建设中,以镇(街道)为重点,以村(社区)为基础,深化镇(街道)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和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高基层应急工作水平和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3)基层应急预警。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村居延伸,完善村(社区)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预警和信息传送渠道,实现重大风险信息直报,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基层第一时间应急响应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针对应急管理业务需求,整合全市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建设栖霞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全市应急、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生态环境、水务、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有关部门(单位)应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对接共享和集成利用。

(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健全应急指挥中心功能设施,为党委、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主要指挥场所,具备值班调度、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综合会商、推演演练、情报分析、新闻发布、运行保障等功能。建设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包括应急指挥车、移动应急方舱、单兵配套系统等,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提供指挥场所,具备远程会商、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现场全景概览、现场保障等功能。

(三)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工程。建设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中心,设置风险监测厅、视频会议厅、预警发布厅、决策会商室、综合保障室等,推广应用全省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公共安全风险全要素、全过程监测、研判与预警工作。具备公共安全风险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预警信息发布、物资配置与调度等功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工程。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建设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开发应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库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具备协同保障功能的区域综合保障中心和综合配送中心,加强应急物资集装单元化建设。统筹各类应急储备物资和仓储物流设施。

(五)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依托消防救援力量和骨干企业现有力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建设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防汛抗旱等应急救援中心,完善救援指挥体系,配齐配强人员装备,强化日常培训演练,以满足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异地协调调度、执行专业性急难险重救援任务等需求。

(六)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制定应急装备配备规划和装备配备标准,实施应急装备现代化计划,重点在加强无人监测飞机、快速搜救、快速排水、大直径钻孔、救援机器人、高层楼宇灭火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应用和配备方面不断探索、强化,加强应急装备更新、改造、维护,不断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水平。

(七)应急医疗卫生建设工程。优化传染病救治机构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配置和关键技术储备,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突出优势学科建设,提升烧伤、中毒、骨科等伤病医疗救治能力。

(八)应急科普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统筹市级科普和体验教育场馆资源,建成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科普场馆。建设应急管理实训基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岗位集训、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综合演练、事故原因鉴定、应急装备检测维修、地方应急救援力量教育训练、社会应急宣传培训等服务能力水平。

(九)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在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基础上,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推广使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掌握重点区域抗灾能力。

(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强化林业生态修复保护。实施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地下水生态脆弱区治理与修复、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山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

(十一)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和抗旱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城乡防洪排涝整治、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强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建设,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注重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建设,消除隐患补齐短板,全面提高城乡防洪排涝能力。

(十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在上级统一规划下,加大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除险排危。统筹开展地质灾害避险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威胁人口多、财产损失大的,特别是城区、集镇人员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工程治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与脱贫攻坚、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衔接,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

(十三)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继续对地震灾害易发区居民小区、校舍、医院、重要交通线、电力和电信网络、危化品厂房、水库大坝等进行抗震加固。规范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安全设计,提高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十四)森林防灭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救援专业人才队伍、救援装备一体化建设。推进防火重点镇级单位水灭火管网、防火道路网、预警监测信息网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消防站、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十五)矿山重大灾害治理工程。围绕冲击地压、“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运输、顶板管理、防硫化氢等问题,开展矿山重大灾害治理工程。加快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进程,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装备和技术,促进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工作重点,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和目标指标,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

(二)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加强金融信贷支持,用好用足政府债券资金,加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经费保障,积极支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

(三)人才培养。对接“人才兴鲁”“人才兴烟”战略,加强与高校院所机构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加快应急人才智力流动和产业化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完善应急专家管理机制,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应急系统工作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指导落实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大力开展好安全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加强安全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四)科技支撑。把握应急管理科技发展趋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推进应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

(五)绩效评估。加强规划宣传培训,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估,强化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增强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完成。加大表彰力度,按规定对在传染病防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奖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