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877/2006-00001 成文日期: 2006-02-27
发布机构: 栖霞市发改局 组配分类: 五年规划

栖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06-02-27 来源:市发展改革局

字号:

未来五到十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正确把握这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在困境中取得发展和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赶超发展,战胜了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克服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造成的困难和影响,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是我市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以来,我市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4.6亿元,年均增长12.7%,其中第二产业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8亿元,年均增长20%。

(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1.9:33.6:34.5调整到2005年的23.4:44.3:32.3。第一产业,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重点,逐步培育起果品、畜牧、菌菜、粮油等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二产业,初步构筑起了“一点两线”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了以三大产业支柱、四大产品基地为重点的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工业增加值、利税以及工业用电量均比“十五”初增加一倍以上,实现了“再造一个栖霞工业”的目标。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加值达到30.6亿元,年均增长11.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把扩大投入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投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年均增长48.8%,是“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7.9倍。特别是园区建设取得根本性突破,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五”期间进园入区项目达到310个,总投资96亿元。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和投产,为实现赶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经济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赶超发展的总抓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十五”期间,全市对外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由38个扩大到78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4亿美元,外贸出口5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2倍和1.5倍;全市出口企业达到59户,比“十五”初增加39户。

(五)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企业改制面达到90%,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全市民营企业达到1036户,个体工商户9064户,年均增长25%。农村税费改革稳妥推进,乡镇机构、财税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六)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实施了“三区连接”的城市发展规划,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建设,基本构筑起了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框架。五年来,完成旧城改造面积109万平方米,一期规划建设新行政区3平方公里,松山工业区建成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以商住、行政和工业为主的三个城市组团初具规模。加快城市绿化、硬化、亮化,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五年建设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硬化街道1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约3000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投入近30亿元,建成投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供水、供气、供热及城市景观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步伐,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17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户。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保持负增长。文化体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年均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2亿元,年均增长7.8%。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比“十五”初增加7平方米和5平方米。“平安栖霞”建设成效明显,保持了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八)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创业进取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市委倡导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科学决策、敢于负责,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精诚团结、协调一致”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卧薪尝胆,苦干实干,保持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树立了赶超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回顾“十五”,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突出发展主旋律;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敢试,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重点突破;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促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综合经济实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总量仍然不大,与赶超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骨干企业拉动作用不强,服务业发展慢、规模小的问题没有较好解决。三是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四是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仍然繁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民主法制建设、平安创建和社会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一)实现赶超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

一是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间的资本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经济增长的重心正由东南沿海向北扩展;从我市看,发展平台、区位条件、生产要素、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更加有利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与赶超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是持续投资彰显后发效益。“十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相继投产并发挥效益,进入投资回报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仍可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为赶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结构加快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基础地位更加稳固;旅游产业框架基本形成,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显现;消费需求膨胀和结构升级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四是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进一步统一。特别是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民营经济的繁荣,必将为“十一五”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五是城市品牌形象明显提升。经过持续不断地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栖霞的城市个性更加突出,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今后五年,随着生态环境的继续改善,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城市品牌的宣传推介,栖霞的城市地位、城市特色、城市优势将更加突出,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

六是赶超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全市上下思想统一,人心思进,赶超发展的意识深入人心;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驾驭市场经济和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民主法制逐步完善,社会局面安定团结,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

(二)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挑战

一是外部竞争压力较大。由于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骨干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国际化程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因此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和区域竞争压力,在享受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这一机遇的同时,也将对我市部分产业发展形成一定冲击。

二是瓶颈制约因素较多。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市场化机制没有普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

三是统筹发展的任务较重。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城市载体功能不强;农民生活质量有待继续提高,农村环境建设和生产条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正确处理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赶超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全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经济国际化和城市化五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赶超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向富裕型社会迈进。

二、发展目标

今后5年及展望2020年,按照建设“苹果之都”和生态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的目标定位,大体规划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50强,全国排名200位以内,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

第二步:到2015年,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30强、全国100强,提前实现现代化;

第三步: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全国位置进一步前移,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性旅游城市。

今后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15%;力争207亿元,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6.65亿元,年均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由23.4:44.3:32.3调整为12:52:36。

——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一倍以上。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6亿元,年均增长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元GDP能耗降到0.89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降到150吨以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国际化程度明显增强。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3.37亿美元,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年均增长20%,基本建立起适应WTO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五年累计引进内资200亿元以上,是“十五”期间的2.5倍。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中心城市人口15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全面实现“三区”连接目标。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发展成为烟台西郊制造业基地、烟台市区产业转移平台和栖霞重要的未来城市组团;桃村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发展成为烟台重要的卫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烟台市10强镇行列,并争创全国魅力名镇。

——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努力实现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体系、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所有制体制更加完善,“十一五”末,民营经济比重达到85%。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和政府运行机制。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8.6%。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零增长,出生率控制在7.5‰以内。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7%,森林覆盖率50.2%,生态文明村达到70%以上。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5%以上,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万分之五以内。

三、指导原则

——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统一的原则。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赶超发展和科学发展,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赶超主旋律,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结构调整与完善体制相统一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建立起与赶超发展要求相适应、富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以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国外资本、先进技术、管理机制和优秀人才,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对外开放中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转化吸收能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的原则。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一点两线”和三大产业支柱、四大产品基地,集中用力,重点突破,提高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经济发展与统筹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市相统一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市,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全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章  发展两大特色产业  打造充满活力的特色城市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重点围绕苹果和旅游两大特色产业,以叫响“果都品牌”、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栖霞特色的城市品牌,通过特色产业造就特色城市,通过特色城市带动特色产业,真正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果都”品牌,建设中国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

立足建设中国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把苹果文章做足做活,始终引领国内苹果产业发展的潮流。一是保持国内领先的产业规模。继续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打造“果都品牌”的主要途径,全市苹果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苹果产量达到130万吨以上,使栖霞苹果在产业规模上始终保持全国县(市)级领先的水平。二是打造绿色生态的苹果品质。立足栖霞苹果的长远持续发展,加强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着力优化树种结构、品种结构和质量结构,有计划地淘汰改造老龄果园,加大密植园改造力度,加快引进、培育、发展国内外高质量的新优苹果。到2010年,新品种果园、成龄果园和老龄果园比例达到3:5:2,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达到1:3:6。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以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为重点,全方位构筑苹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的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一级果、出口果的比重。到2010年,苹果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70%,有机果产量达到8%,建成中国最大的绿色苹果生产基地。三是培育系统完整的产业链条。按照产业化模式,围绕建设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苹果深加工,迅速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苹果产业的综合产出能力。全面整合配套产业,从果业生产资料、包装材料生产到果品储存、加工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到2010年,苹果储藏能力达到4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四是建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搞好栖霞苹果品牌的整体策划包装,精心研究营销策略,进一步强化品牌宣传。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组织开展大规模、高层次的宣传推介活动,重点加大在境外的宣传促销力度。以国内外各种果蔬展会和栖霞苹果艺术节为平台,充分展示栖霞苹果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扩大“果都”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规范果品包装标识,整顿果品销售市场,建立完善国内外果品营销网络,不断提高栖霞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培育旅游亮点,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按照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整合资源,彰显特色,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多位一体的大旅游格局,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是制定全面系统的产业规划。以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牟氏庄园、太虚宫、牙山、艾山等旅游景区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抓好组织实施,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发展。二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重点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培育独具特色的六大旅游景区,建成一批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牟氏庄园景区,主要抓好大环境改造,扩大景区规模,培育成为中国农耕文化、庄园文化的代表;太虚宫景区,进一步挖掘道教文化历史内涵,逐步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生态旅游景区,发挥牙山、艾山的生态资源优势,抓好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休闲旅游景区,突出抓好艾山温泉度假村、长春湖和霞光旅游建设,逐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性休闲旅游胜地;农家乐旅游景区,搞好国路夼的包装促销,突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丰富旅游内容,建设成具有胶东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区;红色旅游景区,加快英灵山和牙山、崮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融入山东省红色旅游大框架。通过六大景区建设,加快构筑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红色旅游和农家乐相互补充、多位一体的旅游格局。到2010年,全市建成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2-3处。三是培育充满活力的旅游产业。在抓好景区建设的同时,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研究发展,膨胀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民俗文化、苹果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和道教文化,加快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并尽快形成产业体系。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宣传促销,进一步培育国内旅游市场,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高栖霞旅游的知名度。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5亿元。四是建设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按照游、购、娱、吃、住、行相配套的要求,重点加强宾馆、餐饮、交通、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发展2-5家国内旅行社,1-2家国际旅行社,通往主要景区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到2010年,全市宾馆总床位数达到3000张,星级宾馆8家以上。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市区、桃村、开发区、蛇窝泊四大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争取挤进烟台市“十一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市场和购物中心;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娱乐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房地产行业等,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4亿元,年均增长17.5%。


第四章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建立富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着力抓好“三个一批”,努力培育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以“一点两线”为重点,突出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三大产业支柱,着力建设食品、黄金、水泥、服装四大产品基地,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年均增长21.5%。

一、做大做强三大产业支柱

——机械装备业。抓住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加快与国内外大型机械装备企业的挂靠联合,积极承接国内外及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机械装备骨干企业。到“十一五”末,机械装备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一是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业。突出抓好汽车发动机、模具、活塞、工具及精密锻压、黑色铸造等零部件产品,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促进我市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多样化和产业化,并努力向整车生产发展。2010年,零部件加工企业达到40户以上。二是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突出抓好风电塔筒、风电机组、风电精密零部件等风电装备业,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和发展合力。三是发展其他机械制造业。重点扶持新型建材、环保设备、节能设备、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业规模。

——电子信息业。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脑配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新型电子专用材料等电子信息产品,加快电子零配件企业的引进和生产,争取成为家电产品、通讯设备等大型企业的配套产品。2010年,电子信息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医药化工业。着重发展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和生物制药等。精细化工以高分子材料产品和日用化工等产品为重点,抓好高性能聚氨脂、高档化妆品、高档涂料、芳纶原料等项目的引进开发。有机化工在加快现有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等,年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生物制药重点发展中成药和生物农药,加快发展医用生物制剂以及除病虫害的生物农药等项目。2010年,医药化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二、集中建设四大产品基地

——食品生产基地。以烟台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建设面向日韩的食品出口加工基地为着力点,利用我市果品、畜牧、菌菜等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果品加工业,以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苹果酒、葡萄酒及饮料为重点,加快开发系列产品,并不断扩张规模,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畜产品加工业,以肉类深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引进一批拉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并实现奶制品加工业的突破。菌菜加工业,继续加强基地建设,增加深加工产品种类,提高制成品档次,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保鲜菜、蔬菜汁等产品。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努力形成多元化的食品工业体系。2010年,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黄金生产基地。在搞好矿山秩序整顿的同时,重点抓好探矿增储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提高产量。2010年,黄金年产量达到5万两。立足于黄金精深加工,密切跟踪黄金首饰和工业用金的发展趋势,扩大加工领域,实现黄金加工新突破。

——水泥生产基地。着力在改造提升上下功夫,加快水泥龙头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抓好东源水泥、三菱水泥的技术升级和节能降耗,抓好宝桥和白洋河水泥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加快水泥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形成水泥及水泥制品相配套的产业体系。2010年,全部淘汰立窑生产方式,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服装生产基地。以培植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为重点,重点开发西装、时装和特种服装,继续发展休闲服装和针织服装。认真抓好自主品牌打造和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逐步形成集纺织、印染、加工为一体的生产体系,努力使我市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加工生产基地。2010年,服装年生产能力达到7500万件(套),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三、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按照建设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现代企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促进企业膨胀规模,增强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名牌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户,过5亿元的企业5户,过2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40%以上的企业通过国际质量、质量安全和环保体系认证,争创全国、全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0种以上。


第五章  实施城市化战略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紧紧抓住建设半岛城市群的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快构筑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一、加强中心城市建设

把推进“三区”融合作为构筑中心城市框架的战略性目标,实行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步推进,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加快“三区”连接步伐,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

(一)精心搞好城市规划。立足于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按照“三区”连接的城市框架、“一点两线”的产业布局和彰显城市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的要求,尽快修改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城市生态品位、文化品位、艺术品位和建筑特色,搞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使中心城市更具有宜居性和观赏性。

(二)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按照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坚持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适度举债与经营城市相结合,加大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三区”连接。“十一五”期间,旧城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行政新区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松山工业区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三区”连接的目标。立足打造精品城市、适宜人类居住的花园式城市,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实施力度,抓好霞光路改造和文化路、翠屏路、腾飞路延伸等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完成行政中心公园、凤翔住宅小区建设,对白洋河城区段和长春湖周边环境进行重点绿化,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的城市亮点工程,建设一批高品位、多样化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园林、商业街区等,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满足市民购物、娱乐、休闲、健身等生活需求。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重点解决好乱搭乱建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推进社区共驻共建管理体制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膨胀规模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提升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适应中心城市建设要求的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能源管网配套工程。重点抓好500KV臧家庄输变电工程和220KV栖霞Ⅱ站输变电工程,加快城区热电厂、桃村热电厂的立项和建设,2010年,全市年发电量达到8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2%;继续加大天然气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形成以天然气为主、区域管道液化气和罐装液化气为辅的多气源供气格局;进一步搞好城区水厂建设,提高供水质量,扩大供水区域;加快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步伐,城市排水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严格标准,加大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固体垃圾处理水平;抓好通信网络的升级改造,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通信基础设施。2010年,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5万门,中继光缆线路达到4000公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万户,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5万户。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推动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加大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构筑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把生产发展、农民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果品、畜牧、菌菜、粮油四大主导产业的培育力度,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到2010年,全市果品总产达到15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12万吨,食用菌总量达到5000万棒,蔬菜产量达到12万吨,粮油总产17万吨左右。二是加快农业“三化”进程,努力增强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培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30户,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50%。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改善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千方百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逐步解决“空壳村”和农村经济薄弱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四是理顺农村经济关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五是加大小康示范村和后进村包帮工作力度,推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所有小城镇驻地都要研究修订新的镇村建设整体规划,确保农村建设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引导农村人口适度向小城镇集中,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重点培育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性中心镇,并创造条件向小城市发展。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小城镇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纳能力。对具备条件的镇村,逐步实行“镇改办”和“村改居”。

(三)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把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按照“因地制宜、成串连片、梯次推进”的原则,以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重点,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明确创建标准,着力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实施硬化、绿化、净化工程,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农民逐步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突出创建重点,围绕交通干线两侧和城区、镇驻地、旅游景点周围等区域,高标准搞好规划,实现“成串连片”发展。到2010年,争取70%的村庄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以国省道为重点,以农村公路为基础,不断促进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上档升级,全面完成市与镇、镇与镇之间的公路硬化任务,提高交通干线和农村公路的硬化和养护标准,基本构筑起“四横、八纵、村村通”的大交通网络。到2010年,全市公路密度达到65.3公里/百平方公里。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新增35万人以上。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设施配套,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2010年,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以上。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普及农村卫生知识,搞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努力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条件的镇、村建立相对配套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大力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完成无线移动数字电视的全市覆盖,有线广播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认真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农村低保、优待抚恤、五保供养和困难救助等制度,加强相关设施建设,完备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新世纪青年农民“阳光工程”,以农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十一五”期间转移农民5万人以上,8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


第六章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和合作,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继续抓好招商引资

立足“一点两线”,围绕一二三产,着眼三大产业支柱和四大产品基地,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突出招商重点。把招大引强作为重中之重,紧盯国内外大商社、大财团、大企业,积极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项目,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突出制造业的招商引资,通过吸收外资,加快发展和提升第二产业。突出重点区域招商,境外主攻日韩、抓住港台、突破欧美,境内承接济青烟、主攻江浙沪,对重点城市进行高频率深度开发。二是明确招商主体。坚持全民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通过产权出售、股份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嫁接改造原有企业,提升发展层次和规模。三是强化招商手段。搞好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和网上招商,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二、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在完成开发区A、B、C三区和204国道产业带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快配套完善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加大进区企业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无环境污染的大项目。开发区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仓储物流等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招商优势,加快融入烟台北部沿海产业带,实现A、B、C三区连接,“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利用内资50亿元;桃村以汽车及零部件、针织服装、机械制造、化工和商贸物流等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板块,“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利用内资60亿元;松山镇以电子信息、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医药生物等为重点,尽快建成产出能力较高的工业新区,“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利用内资30亿元;臧家庄镇要科学规划,加快招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重要的项目承载区。

三、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培植壮大出口队伍。对自营进出口企业和三资企业加大指导、服务和支持力度,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抓住国家进一步放宽自营进出口权备案登记条件的机遇,扩大自营进出口企业队伍,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着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出口大户,在出口退税、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外贸出口规模的扩大。建立外贸出口预警机制,规避和化解国际贸易争端,提高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育年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企业2个,超2000万美元的企业5个以上,全市出口企业总数达到120个,比“十五”末翻一番。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加工潜力,扩大加工贸易规模,注重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发展现代加工贸易,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延伸。到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额达到1.6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坚持政府推进、政策扶持、企业参与的原则,组织更多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和贸易促进活动,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抓住东盟降税的有利机遇,加快扩大东盟的市场份额。加大资源型产品、加工贸易所需的原材料和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力度,以进养出,以进促出。积极开展劳务合作,“十一五”末在外劳务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

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加快城市和园区公用设施建设,为投资商提供优良的经营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与现有投资企业的交流联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安商、亲商、富商意识;搞好对投资企业的服务,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规划建设、登记注册等方面,简化程序,规范收费,改善服务,着力营造国际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政府综合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咨询中心建设,推进政府网站、跨部门网上审批等系统工程,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走在烟台市前列。


第七章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建设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环境准入。超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杜绝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上马。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能源消耗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把住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关。对现有企业,按照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思路,重点加大对水泥、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的改造力度;对技术含量低、治理设施老化损坏不能保证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已经达标排放的,加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力度。

搞好环境治理。所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确保达到100%,并做到排污口设置和管理规范化达标,确保满足区域环境目标要求。加强“三产”行业的污染管理,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强制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开发区和桃村两个污水处理厂。

加快造林绿化。全力实施大林业、大生态工程,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景观水平。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发挥优势的原则,加快建设以庵里、龙门口两座中型水库周围为重点,以牙山、艾山两大山系为重心,以白洋河、清水河、漩河、清阳河和黄水河五大河流为框架的山区防护林体系。以培育森林资源、扩大绿色覆盖为目标,认真搞好留苗养树,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和裸露山体整治,切实抓好以文三线、204国道、802省道和同三高速公路两侧绿化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建设,加快牙山、艾山、崮山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有计划地对25度以上坡旱薄农田退耕还林,实现重点区域全部植被覆盖。“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平方公里,完成留苗养树950万株,植树造林1625万株,山区绿化13万亩。

二、搞好资源节约利用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适度增加建筑容积率,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搞好土地储备,通过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严格土地供应政策,经营性用地依法推行“招拍挂”制度,工业用地逐步推行“招拍挂”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搞好土地开发复垦。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增加耕地1.5万亩。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搞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培育和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适度控制开发强度。规划期内,继续规范黄金探矿,合理开采滑石矿,限制开采铁矿、萤石、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石料、建筑用砂等矿产,禁止开采砂金和占用耕地的砖瓦用粘土。对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产,统一规划开采区,明确开采范围和开采规模,规划开采区以外的矿山一律禁止开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搞好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到2010年,矿山开采点总数减少10%左右,矿产资源回采率提高0.5~1个百分点。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重点加强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服务业用水的定额管理,逐步减少高耗水行业比重。以建设和谐水环境为主线,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重点抓好苹果节水、流域治理、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水网等水利工程,推广应用喷灌、微灌、风力扬水等节水、节能技术。“十一五”期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综合治理骨干河道35公里,完成庵里水库、黄崖底水库等中小型水库的加固工程。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普及洁净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加快唐山风电场、方山风电场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201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80%以上,农村沼气利用率力争30%。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大力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安全、环保”的要求,以生态链条、产业链条为纽带,以果品产业为核心,积极推进产业链条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努力打造牧—果—菌和牧—气—果—菌两大生态农业链条,形成农业内部的生态循环体系。

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全过程,注重生态设计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小排放、对人和环境危害最低为前提,通过生态产业链、产品链,形成产品和废物生产链,促进企业向“低投入、低消耗、小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5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推行清洁生产。把培育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步伐,重点抓好酿造、食品加工、水泥、化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防治逐步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


第八章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  创造加快发展的新优势

把加快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来抓,充分挖掘栖霞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发展思路,培植发展文化产业,逐步打造厚重的文化品牌,锻造栖霞的城市精神,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一、加快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城市是体,文化是魂。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城市特色,来自于城市整体的文化表现。打造城市品牌,加快城市发展,必须不断提炼和张扬城市文化,把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加快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深耕本土、精炼特色,继承发展、不断创新,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的思路,立足打好特色牌、精品牌和效益牌,对栖霞历史和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使文化在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一个大的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有一个大的提升。加快培育文化特色品牌,重点围绕牟氏庄园、太虚宫、栖霞苹果、栖霞生态及民间剪纸等,搞好相关文化资源的整合,全力打造道教、农耕、民俗、生态四大文化品牌,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和城市品位的城市文化形象。

二、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化

牢固树立文化产业的观念,把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着力寻求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将产品赋予文化艺术内涵,使文化艺术更好地体现到产业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创新、市场运作和商业包装,使之形成新的文化生命力和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一是培育开放的文化市场。以文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具备条件的文化生产单位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培育文化市场多元化格局,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统筹协调,打破行业、地域、权属界限,实行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构建独具特色的大文化格局,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育,使之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二是培育完整的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综合人文传统、文化资源、技术支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打造四大文化品牌为目标,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抓好传统剪纸、书画、雕刻等民间文化与苹果产业、旅游产业的相互交融,赋予相关产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拓展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文化产品及其相关产品、配套产品的开发步伐,着力培育产加销一条龙、相配套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三是培育文化产业载体。积极发展会展产业,加强引导、精心培育,突出我市文化特色,高水平举办苹果艺术节、旅游文化节、文物精品展、科普展、书画展等节会和展览,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更广阔、更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把文化会展业、经济会展业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三、加快繁荣群众文化

紧跟时代潮流,贴近时代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推进群众文化的丰富创新。“十一五”期间,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着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品味高雅的文化设施。重点抓好展览馆、图书馆、文化宫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效载体。加强各级档案馆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积极探讨发展各类文化协会、研究会等民间组织,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民间文化,搞好学术研究,加强行业管理,形成发展合力。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社会文化,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第九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体制创新

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企事业单位改革和改善经济运行服务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一、加快推进农村改革

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依法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进行规范完善,按照自愿、平等、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认真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各种联合体、合作社,引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协作,兴办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加快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征用政策,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直接补贴机制,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加快推进企业改革

“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市属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粮食、商业、供销、物资等系统的企业改革。坚持不懈地抓好上市后备资源的培植,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十一五”期间,培植3-5户上市后备公司,争取2户企业进入辅导期。加快所有制体制改革,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在融资、人才、信息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其尽快做大做强。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逐步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场化进程。2010年,全市民营企业达到3500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3万户。

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建立适应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运行机制。规范精简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整合机构编制,调整职能任务;搞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调整布局结构,扩大自主管理权,改革经费拨付和管理办法,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动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进入市场,使其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步伐,使其尽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建立起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市)为主的体制。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公共卫生建设,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四、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继续搞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搞好财税体制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强化部门预算,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努力降低财政支出成本。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扩大银企合作领域,提高金融支持能力。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十章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放到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升社会竞争力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步伐,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引进栖霞发展急需的人才。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机统一,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先导和产学研相结合,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大力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十一五”期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项,工业新技术、新成果150项;到2010年,全市各类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7万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达到1800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以上,有10户企业建立起国家、省和烟台市级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

二、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性目标,建立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就业培训和服务机制、失业调控机制、政策落实机制、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努力开发新的就业空间。重视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困难群体有就业岗位。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工伤和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社保资金筹措机制,不断增强社保资金的支撑能力,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抓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五保、灾民救助制度为主体,以医疗、教育、住房和突发性困难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爱心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事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三、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建设平安栖霞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抓好矿山、高危生产企业、交通运输生产以及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抓好重点部位和单位的消防管理,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特大安全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加强人防“十支队伍”、物防“六小工程”、技防“六大系统”建设,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夯实维护稳定的基础。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个层面的保障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防止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疾病控制、传染病防治两个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疫情预测和预警报告制度,提高各类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创建活动。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强化廉政建设,完善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依法惩处腐败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使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及时疏导、超前预防,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信息预警,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建设文明城市

继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城乡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突出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道德风尚。

深入推进“诚信栖霞”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以信用网络、信用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切实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工程”,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组织实施“企业信用形象塑造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制度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努力营造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良好氛围。加强市民诚信公约的宣传普及,提高市民诚信意识。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树立栖霞良好的对外形象。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实施力度,倡导城市文明,优化城市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加强和谐镇街、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十一章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强化资金项目支撑体系

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大项目推进机制,努力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十一五”期间,每年围绕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筛选一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分工负责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加强调度和督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抓好项目筛选论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取得国家政策性贷款、拨款和国际资金支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正确处理政府、企业、银行的关系,不断加强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发展1—2户信用担保机构,全市新增贷款20亿元。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搞好资本市场运作,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二、强化财政调控引导作用

牢固树立“财政经济”观念,改善财源结构,扩大税源规模,依靠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实力,依靠财政保障调控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地方税源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布局均衡,有利于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高效财源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财力保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方式,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搞好城市资产运营,积极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市资产综合效益,为财源建设聚集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运行的引导、监督和规范作用,着力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增量,提高投资效益,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三、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认真做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的编制,把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同时搞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保证重点领域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市发展规划主管部门要跟踪分析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及时向社会发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部门重点负责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跟踪分析。建立健全规划评估修订机制,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在由于特殊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宣传,使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实施规划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级政府和领导都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自觉地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