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栖霞】《烟台日报》“苹果之都”栖霞:擦亮“栖霞苹果”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3-12-13 来源:

字号:

中国苹果看山东,山东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看栖霞。

“栖霞苹果”是栖霞市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如何让这个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近日,《关于深入推进栖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年)》 (以下简称《意见》)印发,这是继《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3年)》《“栖霞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之后,栖霞市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出台的又一重磅文件。

《意见》勾勒出“栖霞苹果”未来三年发展的宏伟蓝图:“链条完整、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主体集群、合作共享”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构建基本完成,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生产优质苹果220万吨。

《意见》还提出了多维、翔实的数据指标: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现代苹果园机械化水平达到60%;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苹果良种覆盖率达到95%;苹果商品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冷链物流比例达到85%以上,苹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20亿元。“栖霞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品牌价值达到75亿元以上。

喜看硕果,栖霞果园旧貌换新颜。

苹果产业是栖霞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30万果农的“摇钱树”,更是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力促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2021年,栖霞市启动苹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苹果产业取得累累硕果。

——一二三产链条完整。栖霞市累计改造老龄低效果园50.2万亩,高标准打造示范园12万亩。果品深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拥有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9家;果品冷风库、气调库630多座,年贮藏能力100万吨。创建省级旅游强镇、示范点、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星级农家乐等100余处,逐渐构建起以苹果产业为核心、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多元化、复合型现代农业体系。

——产业技术创新引领。栖霞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引导科技要素向苹果产业聚集,依托在全国率先建成束怀瑞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实施国家、省级重7大科技项目20余项,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苹果 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

——果业生态绿色高效。全市无公害苹果生产实现全覆盖,“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8家,涉农企业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8处。注重苹果全程质量控制、品质检测等技术研究,建立起覆盖市、镇、村的果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去年栖霞苹果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直面挑战,深入调研剖析发展瓶颈。

总结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查找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为了准确地号脉栖霞苹果产业的困境所在,栖霞市果业发展服务中心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一份近9000字《关于实施果业生产强链工程加快推进栖霞苹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报告》,直击果业发展的“增长动力不足”“产业效益滑坡”“新旧产能转换放缓”等诸多问题,剖析背后的原因。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栖霞市60岁以上果农约占从业人员的80%以上!”

究其原因,是城镇化进程导致苹果生产经营体系人员老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对年轻人的虹吸效益减弱,果业管理队伍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劳动力极度短缺。

果农老龄化还带来一个“技术”问题:果农受文化水平制约,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低。管理技术不统一,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苹果管理上走了弯路。果农老龄化,也使得苹果树龄老化问题凸显,许多果农不愿“伐老建新”,树龄在20年以上的果园占栖霞果园面积的20%以上,果园高投入、低效能。

报告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品种创新相对落后。栖霞苹果种植面积100万亩,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县级市首屈一指,但品种结构存在同质化、不合理现象。体现在晚熟红富士占比80%以上,“红将军”(中熟富士品种)10%左右,其余10%的品种零散种植且不集中。上世纪80年代,栖霞市在全国率先引进红富士,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种植技术体系,领航中国苹果产业。但随着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出现,由于未能做好前期市场分析,在品种创新上因循守旧、思想固化,果农满足眼前既得利益,导致品种“应改未改”,与新形势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脱节。

展望未来,做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引领者。

锚定“培育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引领者”目标,《意见》提出,“以全产业链高度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树立链式思维,聚集资源要素,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空间布局,推动研发、生产、加工、服务、销售等全链条深度变革,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擦亮‘苹果牌’,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意见》从3个大方面、24个小条目,详细给出了栖霞市今后三年全面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关于“布局”——

科学统筹区域布局,编制“栖霞苹果区域功能规划”,提升三个山地(牙山、艾山、天崮山)生态苹果优生带和苹果主体文化旅游带,着力打造良种苗木繁育区、标准化种植区、精深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和苹果电商区“五区”,加快推进全域苹果功能区创建,形成“四带五区”产业功能区布局。

关于“特色”——

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导向,从销售端市场逆向推导,加快布局“一区域一特色”和“一村一品”,打造一批“雪果”、富硒果、SOD果等特色苹果基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扶持打造一批新品种改接创新示范基地。充实栖霞晚熟富士“优中选优”工作的技术力量,选育栖霞本土知识产权品种2—3个。引进推广“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鲜食品种和生食加工兼用品种,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关于“强链”——

实施种植链强链工程,培育“龙头园”,引导龙头企业、工商资本等建设现代化大果园,统一果苗、肥料、管理、品质、品牌,成方连片打造高质高效现代生态果园;提升“骨干园”,支持建设模式轻简化、管理简约化、投资回报高、可复制推广的生产型果园;发展“精品园”,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小农户联合共同体等建设特色精致果园。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果园示范体系。

关于“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支撑,依托农业高校、职业院校、优质培训机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等开展果业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每年培育300名以上职业农民、“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新农人”和“农机工匠”,充实村级技术推广队伍。围绕产业链创新创业,从优落实人才引进和创业支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为栖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