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86K212252559/2021-16044 成文日期: 2021-12-31
发布机构: 栖霞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督查通报

2021年1-12月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重要事项完成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21-12-31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近期,市政府办公室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重要事项完成情况进行了调度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1年1-12月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重要事项完成情况表

序号

工作事项内容

完成情况

责任单位

1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左右;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5.4亿元,增长5.2%;1-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亿元,可比增长11.5%;1-11月,完成固定投资107.4亿元,同比增长0.2%,预计年底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目标;1-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151.6亿元,增幅14%;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036.5万美元,同比增长20.7%;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7%;1-9月,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5元。

发改局

工信局

财政局

商务局

投资促进中心

金融服务中心

税务局

2

实施苹果“大果园”计划。突出品种改良,高标准抓好14.3万亩老果园改造综合管理,打造松山汉桥村等“百亩方”生态果园11处,稳妥推进蛇窝泊、官道镇“千亩方”“万亩方”生态果园建设。突出品牌提质,构建苹果优良品种“繁育推”体系,联合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建立栖霞苹果种质数据库,引进试验优质品种50个以上,建设科技实验示范基地200亩、数字化果园2000亩。突出产业增效,实施强链、建链、补链工程,推动苹果产业“接二连三”,发展苹果酵素、白兰地、保健食品等苹果深加工及农村电商等业态,年内苹果总产值突破170亿元,深加工产值达到26亿元。

《“栖霞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获省政府批复,“栖霞苹果”成为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首批重点培育的17个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栖霞苹果全产业链成为全国63个全产业链典型之一。完成老龄果园更新改造14.3万亩,超年度计划14.4%,成方连片打造“市县镇”三级示范园4760亩,完成数字化果园建设2800亩以上。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布局建设200亩“苹果多品种集成创新示范园”,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规范良种“繁育推”体系,扶持苗木繁育企业开展工厂化、脱毒化繁育,年出圃良种苗木350万株以上。引进试验苹果新优品种(品系)56个,新建果园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2021年栖霞市被确定为9个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之一。加强与果品深加工企业联系,做好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向深加工领域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支撑整个苹果产业快速膨胀发展。全市现有果品深加工企业1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主要进行果品冷藏加工和苹果脆片、苹果酵素、苹果酒、苹果醋等产品的生产,形成以泉源供应链、白洋河酿酒、加加顺食品、玉益果蔬、中泉果品等企业为代表的果品深加工产业,预计全年深加工产值突破26亿元。

科技局

工信局

农业农村局

商务局

相关镇街

3

实施文旅康养提升计划。全面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层次建设长春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艾莲小镇,提升牟氏庄园、太虚宫、天崮山等知名景区,主动对接并打造好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点,年内接待游客670万人次、实现消费总额4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体育休闲运动,加快自然博物馆建设,争创射击比赛、摩托车拉力赛、马拉松比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基地。积极实施乡村旅游镇级示范工程,充分挖掘红色、农耕、民俗、道家等文化精髓,全面发展采摘、民宿、露营、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与苹果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深度融合,打造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建立“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新模式。

编制《栖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分五篇十四章,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多点辐射”的立体化、全景式的栖霞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叫响“苹果之都·甜美栖霞”城市品牌,打造全国闻名的康养旅居休闲名城。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挖生态文化、人文旅游等资源,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栖霞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12月17日,鲁文旅资源〔2021〕17号文件已公布栖霞市为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文旅+”为突破,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在“文旅+文化”方面,推广红色研学旅游精品路线,推出栖霞市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和胶东革命烈士陵园2处红色研学基地;在“文旅+农业”方面,采取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突出特色的原则,推进复兴村、杜家庄村、栗林村、衣家村等村的乡村旅游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国路夼、衣家、后许家3个省级景区化村庄。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民宿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起草了《关于促进民宿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栖霞市民宿管理办法》。

宣传部

教体局

文旅局

元融集团

相关镇街

4

实施“生态工业”培育计划。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方位加强与烟台开发区对接,加快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规划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和项目导入,打造栖霞工业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以上,年内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14户高端装备制造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扎实推进总投资5.3亿元的9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实现“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新突破。以“亩产效益”为导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年内培育“小升规”企业3户以上。

松山产业园规划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论证规划调整方案,预计12月底形成规划成果。通过辅导培育,栖霞市17家企业完成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共14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公示,预计栖霞市高新技术企业可达33家。组织指导企业完成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我市东德实业、核晶陶瓷、桑尼橡胶3户企业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目前相关申报材料正在等待专家初审结果。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66亿元,其中14户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等影响,营业收入已超额完成10亿元目标。规划市级重点技改项目9个,总投资5.5亿元,截至11月底,鑫威科技二期、兴邦新材料扩建、宏昌化纤技改、日新工业等7个项目开复工,完成投入1.5亿元,其中庄臣滑石粉厂技改扩能项目已完工,预计全年有5个项目完工投产。已培育“小升规”企业7个,省市“瞪羚”企业3个、“专精特新”企业3个。完成71户规上企业和214户规下企业“亩产效益”评价。

发改局

科技局

工信局

财政局

投资促进中心

松山街道

5

突出首位抓招引。结合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聚焦食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优势产业,坚持靶向招商、线上线下招商齐头并进,深入对接央企、500强、行业龙头、科研机构,全年开展专业招商活动20次以上,力争引进各类项目20个以上、到位市外资金10亿元以上。提升向上争取力度,加强对上的常态化、持续性沟通衔接,年内争取资金23亿元以上。提升招才引智质量,纵深推进“引凤来栖”“栖聚青春”等人才工程,积极搭建人才平台,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年内新增烟台市级以上人才平台14家,引进各类人才600名以上。

开展对外招商活动20次以上,截至目前,完成合同市外内资24.5亿元人民币,到位市外内资1.13亿元人民币;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过10亿元大项目1个。华屹科创、东德实业的2个引进人才项目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支持,累计获得省扶持资金300万元。推荐鲁电线路有限公司等11家工业企业成功申报为烟台市高层次人才载体单位,栖霞市丰卓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烟台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推荐1人获评烟台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引进各类青年人才650多人,组织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

组织部

发改局

财政局

人社局

投资促进中心

6

突出要位上项目。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对36个总投资304.7亿元的重点项目,形成清单、建立台账,落实包帮领导和帮扶措施,加快推进东德实业氢能源、华恩纳米材料、兴邦新材料项目,年内完成投入62亿元以上。集中突破重点区域,推动翠屏街道和杨础镇相向发展,打造绿色产业聚集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绿色产业。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桃村镇区位优势,打造烟台市南部工贸重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

截至11月底,已开复工项目36个,开复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5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92%。预计年底前将有15个项目竣工投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

发改局

相关镇街

7

突出本位优环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常态化开展“进解促”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为项目引进建设营造更为宽松环境。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简化办事流程,推行闭环直通审批模式,实行“无证明”审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

积极开展“进解促”工作,累计帮助企业协调办理融资、解读政策、项目申报等实事30余件;争取各级政策性资金3182.56万元。举办和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培训班10余次,累计培训各类人才400余人次;聘请烟台专家对全市近400户工业企业逐一开展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排查鉴定,未发现落后装备和产品。创新实施工程项目“闭环直通”审批模式,设立联合会商室,开通绿色通道,实现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至32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缩短至20个工作日以下。依托“烟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开发栖霞市“工程项目审批一手通”手机APP,实现办事企业与工作人员线上双向互动。烟台市优商办将栖霞市确定为“工程项目审批一手通”手机APP及社会低风险项目审批试点市。探索实施“拿地即开工”和“区域评估”模式,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节约社会资源,加快建设项目落地。

工信局

行政审批服务局

税务局

8

做优扮亮中心城市。将绿色理念、历史底蕴、文化基因深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老城区突出品质提升,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计划,梯次推进锦绣路、电业路、向阳路、金岭路和跃进路提升改造,同步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污水精细化收集;完成7个片区、37.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完成民生路、霞光路、腾飞路、迎宾路和沈海高速2个出入口亮化提升改造,对文化广场、龙腾广场、行政中心周边及腾飞桥、环湖路大桥进行夜景灯光打造。新城区突出人气提升,加快文化路延伸,优化长春湖区域形象功能,加快翰林实验学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聚焦城市水系建设,以白洋河为中心轴、景观轴,坚持“一河一景、一桥一景”,对白洋河、翠屏河、文水河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三河连通、一体打造。

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栖霞市城市总体设计及老城区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栖霞市环长春湖地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松山工业园区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目前设计单位正在继续完成新城区和老城区的控制性设计。栖霞市老城区城市更新道路工程(一期)五条道路主道全部通车。锦绣路除景观绿化外完工,其余4条道路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施工,穿插交通、电力、照明施工,已完成投资12500万元。老旧小区改造7个片区全部完工。城区亮化工程中,龙腾广场、文化广场完成99%;行政中心周边楼宇完成99%;文化广场周边建筑楼宇完成99%;腾飞桥、彩虹桥、东山公园完工;腾飞路、民生路、霞光路、迎宾路完成98%。栖霞市夜景品质提升智慧照明项目(二期)设计方案已通过,正在进行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性报告编制。栖霞市城市更新广场及高速口至城区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已开工,正在同步整理初步设计文件。便民服务中心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外墙主次龙骨安装焊接和楼内喷淋、消防管道安装等工作已基本完成。白洋河、翠屏河、汶水河三条水系景观设计及西侧街道城市更新规划,由杭州佳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目前设计方已完成最终稿。

教体局

财政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住建局

水务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住房保障和房产交易中心

元融集团

9

特色打造美丽镇村。全力提升城镇环境,挖掘文化内涵,夯实产业基础,培育镇域发展新亮点,打造镇村建设新样板。投入资金4.5亿元,加快实施地下管网、供水设施、供暖供气、污水处理提标升级改造等项目,推动镇域承载功能上档升级。坚持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抓好镇驻地、重点村功能提升和环境整治,推行分级评价考核办法,采取工作排名、观摩评比方式,合理赋分、科学奖惩,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年内一类样板示范村占比40%以上,14个示范区片、138个村庄高标准打造完成,亭口衣家村、蛇窝泊东院头村跻身省级示范村行列。

2021年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1.117亿元,完成寺口镇、亭口镇、蛇窝泊镇、苏家店镇4个镇174个村的供水工程,新建水厂2座、改建水厂1座,铺设供水管线190公里,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创建2020年度、2021年度省级示范村6个,分别是亭口镇小马家村、柳夼村、占疃村和庄园街道杜家庄村、翠屏街道栗林村、庙后镇后许家村。2020年度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完工,2021年度示范村创建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烟台市级示范区亭口镇衣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项目已完工,顺利通过烟台市级首次验收。同时,按照“规划引领、突出特色,高点定位、统筹推进,快步实施、后发赶超”原则,编制《美丽乡村示范片行动规划(2022-2024年)》,明确2022年407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扎实推进西城镇“水畔乡居•醉美长岭”和庄园街道“幸福庄园•滨湖人家”两个烟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创建工作。

住建局

水务局

农业农村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态环境分局

相关镇街

10

擦亮优良生态底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林相改造,着力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立体绿化生态格局,年内植树造林1000亩、打造特色山林2处。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实施全域水生态治理,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蚬河、清水河河道治理工程。高质量完成老岚水库征迁安置工作。统筹耕地和生态修复一体推进,加快矿山修复治理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1.27万亩;多措并举强化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年内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围绕“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突出抓好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年内绿化美化城乡道路13.4公里,营造景观化、园林化的路域生态系统。

完成1000亩退化林修复任务。完成蚬河、五龙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老岚水库房屋征迁协议签订率完成100%,土地征迁协议签订率完成81%,安置房完成投资约2023.5万元,已经完成一期四栋安置房建设,并通过验收。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重点问题,下发图斑68处,经过整改合格45处。纳入重点项目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共14处,目前,已治理完成3处,正在组织实施的项目11处。组织实施了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9个项目建设任务共计1.76万亩,已完成烟台市级验收。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6个项目共1.27万亩,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总体进度为82%。完成绿化美化城乡道路13.4公里。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住建局

水务局

农业农村局

交通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态环境分局

元融集团

桃村镇

11

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配套衔接,建立健全技能培训、就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产业、企业、创业、就业联动,城镇新增就业600人以上,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规范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完善12349养老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强化各项救助制度衔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全面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民生体系。

1-11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7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54.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4%,控制在4.5%的年度控制目标之下。对全市10431名城乡低保对象、2808名特困供养人员、4429名困难残疾人、9136名重度残疾人以及孤困儿童实施了提标增补,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政策保障资金1.12亿元。及时协调临时救助备用金140万元,累计救助群众820余人。在烟台市率先推行精神障碍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目前已集中入住47人,2021年9月,该项目被山东省民政厅确定为2021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实践案例。全年共为37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为22名符合条件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救助。完成永晨老年公寓改扩建项目,为桃村、杨础、松山三处中心敬老院建设康复室并配置康复辅具,完成护理型床位改造419张,敬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在烟台市率先达到40%以上。完成12349便民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和1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规范运营,积极开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为400余名失智老年人发放防走失智能手环。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跨省通办。全市符合条件的27名孤儿、5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45名困境儿童全部纳入保障服务范围。积极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4个镇街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打造关爱儿童之家项目,引入“爱的传递”助学协会管理,目前已通过儿童之家救助社会儿童860人,发放助学金60余万元。实施“巾帼红领头雁淬炼行动”,培育乡村女致富带头人、基层妇联领头雁36人,对巾帼致富带头人进行乡村振兴知识培训,组织推荐参加山东省首届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聘请鲁东大学农学院教授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深入开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举办五期母亲素质提升培训班,覆盖1.5万余人;开展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知识宣传,实施“女性安康”保险工程,深化“春蕾计划”“困难母亲救助行动”等项目。

妇联

人社局

民政局

12

提高群众满意指数。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持续加大财政投入,高质量发展各阶段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校车运行工作,新学期校车全面投入使用。做好医疗机构布局规划,加快中医院扩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创建省、市、县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40个,形成市镇村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序推进12—17岁人群疫苗接种,加快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五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公司运营、部门联动”的思路,开通运营校车服务。目前已开通7个镇街校车服务,剩余镇街校车运行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按照《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组建校车办,建立监控平台,实现校车运营过程的全面实时监控。市中医医院扩建新区门诊、病房楼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二次结构施工。市人民医院综合服务楼项目已完成建设、装修及消防验收工作。建成3处省级示范化卫生室、10处市级示范化卫生室和27处县级示范化卫生室。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12—17岁人群接种第一针疫苗18539剂次,接种第二针疫苗17837剂次。完善提升“两馆”内部设施,文化馆更新电子屏、音响、展陈设备,设立百姓大舞台对市民开放,优化展厅环境;图书馆新打造多间阅览室。新打造文化馆分馆2处,增设图书室4处,图书漂流站1处。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整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全年改造提升农家书屋40处,全市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开展“五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先后开展“书馨栖霞”第六届全民读书朗诵大赛等300多场次活动,文化馆全年举办2021年成人公益培训班以及暑期儿童公益培训班,新打造4处“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全年开设免费艺术门类培训达18种,受益人员3万人次。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开展送戏下乡150场次。到村(社区)开展文艺辅导工作,辅导人数5000多人次;图书馆开展送图书进社区、进农村等近6000册次;送电影下乡10117场,受益人数10万余人次。

宣传部

教体局

文旅局

卫健局

13

提高社会和谐指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刻汲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全面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深入开展本质安全提升三年行动,坚持“指挥部抓总、工作专班抓线、属地镇街抓块、督查巡查抓面”,细化安全生产任务分工,坚决做到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依责追究,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金融风险、防汛抗旱、护林防火、校园安全等底线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栖霞。

今年以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制定出台《全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突出25个重点行业领域、17个整治牵头部门,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拉网式、起底式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检查组9886个,派出执法人员30050人次,检查企业20074家次,排查隐患19686个,整改19503个,整改率99.05%;立案319起,停业整顿79家,暂扣吊销证照8家,关闭取缔46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警示、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组织《安全生产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及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班,对全市120余名安全监管干部实行封闭式培训。先后3次组织召开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训会议。组织79家规模以上企业、367家规模以下企业参加省、烟台市统一组织的安全生产相关考试。扎实开展5个主题16项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应急安全意识和逃生避险能力。组织全市机关干部、村(社区)和企业职工4万余人共同收听收看新《安全生产法》解读专题讲座,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强化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成森林消防队伍流口营区、唐家泊防火前置点升级改造,完善森林消防中队基础设施;以空地协同方式,组织市消防救援大队森林消防中队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加快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形成战斗力。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立7个普查专班,构建起“行业部门技术力量+社会专业机构”的技术保障模式,提高普查效率和质量,确保完成阶段普查工作任务的时效和质量,为深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夯实基础。不断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在健全信息监测预警机制上,利用推广系统、分享专业网址的方式,兼顾水务、气象、防灭火等行业领域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气象灾害联合预警发布机制和“云MAS”信息发布平台账户;健全预案演练机制,先后组织修订20项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制定年度和阶段应急演练工作规划、计划,分步骤督导各级各行业领域应急演练工作的落实。完善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强化提升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应急指挥中心达到省级要求的一级标准建设要求。

各级各部门

14

依法依规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现代法治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持续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依法民主决策,提高政府公信力。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14个镇街和36个市直部门全部聘请法律顾问。严格落实《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2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已全部完成合法性审查。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不罚”“轻罚”清单制度,公示“不罚”“轻罚”事项325项,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度,持续规范执法活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公示告知承诺证明事项174项,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实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三统一”、备案审查等制度,今年已完成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1件;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有1件政府规范性文件到期废止、1个部门规范性文件重新修订。

政府办

司法局

15

提质提效打造高效政府。强化担当意识,严实工作作风,全面提高行政效能。突出实绩实效,转作风、树形象、争一流,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攻坚氛围。突出督查推进,加大政务督查力度,建立健全横向互动、上下贯通、快速反应协调督办机制,坚决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聚力推动栖霞发展。突出改革创新,严格落实“一次办好”改革部署要求,全面贯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紧紧围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改革任务,以“一件事、一张网、跑一次、不见面”为目标,全力搭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四端可办、极速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栖霞市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好率达100%。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963项,除40个涉密、涉军、涉场地事项外,其余全部集中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进厅率达到95.8%,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全力推进全市12个镇街、841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公布了镇村便民服务事项338项并上网运行,梳理下沉服务事项84项。打造VR全景智能导服系统,群众可通过智能引导快速找到办事窗口与办理事项,实现“少跑腿快办事”,提高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办结率和服务效能。创新实施企业开办“一窗快链”服务模式,实现开办企业“线下两小时、线上半小时”。全面实施“双全双百”和“区域通办”工程,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建立政务服务图谱,各推出100件高频事项,目前已根据省市部署认领154件;实施全省、跨省、跨国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问题。

政府办

行政审批服务局

16

从严从实构建廉洁政府。坚决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树牢廉洁执政理念,审慎用权、执政为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零容忍”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强化党内监督,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最新决策部署,坚持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抓,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推进廉政责任落实。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纠正“四风”,持续精准发力、推动减负落实,着力打造模范机关。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通报反面典型案例,提高规矩意识和廉洁意识,形成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提升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做到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不动摇,维护大局、服务大局不动摇。

各级各部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