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发布日期:2022-11-15 来源:党史研究中心

字号:

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丘处机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蹯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載。2020年7月,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郝懿行

郝懿行(1757-1825) 字恂九,号兰皋,栖霞城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在县学读书期间,被山东学使赵鹿泉誉为“栖霞四杰”之一。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以优贡入太学。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科试中举。1799年(清嘉庆四年)中进士后,任户部额外主事达25年。1825年(清道光五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2020年7月,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抗日先锋——曹聚魁

曹聚魁(1917-1939) 在县立中学读书期间,因酷爱鲁迅著作,而得过“曹夫子”的绰号。“七·七”事变后,撰文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8年11月,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栖霞县青年抗敌救国团在县城三官庙正式成立,被推选为干事长。同时,他创办《号角》周刊,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日寇罪行,激发爱国热情。7月7日,参加县立中学召开的“抗日两周年纪念大会”,会后遭到国民党蔡晋康部通辑。9月初,在到县委西牟家庄村开会返程途中,在亭口镇下门楼村附近被蔡晋康所属三团高炳旺部逮捕。10月,被秘密杀害于亭口村。

1940年5月4日,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苏家店乡大蔡家村召开了追悼曹聚魁烈士大会。1944年12月,抗日民主政府将其故乡南坊村命名为“聚魁村”,以示纪念。

1977年11月,其弟曹永魁将珍藏的曹聚魁烈士遗像以及烈士自制的“日明”石印献给国家。

长空英雄——范万章

范万章(1928—1952) 栖霞市庄园街道北十里铺村人。年轻时在本村参加青抗先。1945年10月参加区中队,不久参军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化教员、副排长等职。工作一贯积极负责,勤学苦练,战斗中机智灵活、英勇顽强。1947年7月,在莱西县姜格庄带领战士连续打退数倍敌人的3次进攻,胜利完成狙击任务。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航空学校学习,1950年分配到空军三师七团任战斗机驾驶员。在朝对敌作战中共击落敌机5架,击伤1架,取得骄人战绩。1952年8月8日,空战中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共和国勋章”。

组建栖霞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崔书景

崔书景(1897——1967),字春山,曾化名高山,西城镇笏山村人。早年就读于私塾。“九·一八”事变前后,在陡崖、集东沟等地教学,为当时颇有影响的进步教员之一。

1934年秋,中共地下党员刘瑞亭(莱阳人)来栖霞县西部活动,两人商定在赵格庄镇开设“增人寿”药房,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崔书景遂由教书先生改行行医。

1937年4月崔书景由刘瑞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不久,他根据莱阳县委的指示,开始发展“民先”组织,后任县“民先”大队长,组织抗日游击队,至次年4月,一支十余人的抗日武装在横沟村南庙组成。不久,编入“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九大队,崔书景任副大队长。同年秋,改编为二十四大队(八路五支队六十三团前身),崔书景奉蓬黄战区指挥部指示回栖霞组建第六大队,并任大队长。后六大队改编为胶东独立营,崔书景任营长。1940年7月任栖霞县一行署主任。

1944年,崔书景因病被安置到黄县城关休养。晚年,改名崔福田,于本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病逝前写下了5万多字的革命回忆录。

栖霞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何冰皓

何冰皓(1918.1——  ),曾用名柳运南,桃村镇富庄村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栖霞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副队长、中共栖霞县特别支部书记兼胶东游击第七大队政委、县委书记、胶东区党委牙山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书记、栖东行署主任、胶东北海专员公署副专员等职。

1949年渡江南下,历任镇江专员公署副专员、镇江市政府市长、市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秘书长、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无锡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73年3月始历任南京工学院革委会主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1988年春退居二线,任江苏省老龄委员会主任。曾当选为江苏省第四届党代会候补委员、第五届党代会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女中英杰——吴胜令

吴胜令(1904——1985),女,丈夫家姓郭,人们尊称她“郭大娘”。16岁时父母双亡,同弟妹依本家婶子生活。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她在孙家洼建立起秘密联络站,负责栖霞、莱阳、招远一线的情报传递。由于十几年的讨饭生涯,吴胜令对方圆数十里路途、村庄和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为了工作需要,她经常把几个孩子丢在家里,外出送情报。

1943年秋,在岗山伏击战中,吴胜令冒着危险抢救伤员,不幸被子弹打中腿部,鲜血直淌,但她仍背着伤员跑出3里多路,直至转移到安全地带。

新中国建立后,吴胜令响应党的号召,带领20户农民率先成立了九区第一处初级社。

吴胜令早在1940年便担任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员。建国后,又多次当选为党代会、人代会代表。花甲之年,到各地作报告20余场次,用她亲身经历,满怀深情地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85年8月,吴胜令病故于蓬莱县东关村,终年81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