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877/2011-00104 成文日期: 2011-03-23
发布机构: 栖霞市发改局 组配分类: 五年规划

栖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1-03-23 来源:市发展改革局

字号: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加压奋进,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牢牢抓住扩大内需和烟台帮扶的有利机遇,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综合经济实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预计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5.8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34.3亿元、80.1亿元、5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2%、14%和1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年均增长17.1%;可用财力首次突破10亿元,比“十五”末增加6.6亿元,增长140%。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3.4:44.3:32.3调整到2010年的20.7:48.3:3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坚持稳定粮油、提升果业、膨胀菌菜、突破畜牧的原则,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二产业,坚持招大引强挂名与改造提升膨胀并重,增量扩张与存量盘活同步,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矿产资源、新型能源等七大主导产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91户,重点骨干企业47户,比“十五”末分别增加了87户和17户,工业增加值、利税和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6.8%、12.8%和14.9%。第三产业,初步形成了民俗、生态、休闲、道教、农家乐和红色旅游等六大旅游业发展板块,步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旅游特色更加突出,“中国苹果之都”品牌更加响亮,“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各类交易市场达到38处,连锁超市400多家;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980个。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三)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取得实效,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把扩大投入作为做大做强财政经济的主要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年均增长13%,是“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倍。特别是“一区两镇三街”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项目873个,其中经济开发区、桃村镇引进项目266个,总投资138亿元,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和投产。

(四)对外经贸快速发展,经济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95户,出口8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06户,注册外资2.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9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6.8倍。国内合作进一步扩大,累计实际利用内资2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

(五)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管理,建成和投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供水、供气、供热及城市景观等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0余条,30余公里;对城区水系实施了生态化、景观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3.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5%,排水管网覆盖率达90%。投入5.96亿元,新建了连接青岛、潍坊、威海的枢纽送变电工程和栖霞第二座220千伏变电站,全市供电能力达到30万千瓦。投入4.02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146.6公里,县级公路153.3公里,乡村公路402.5公里;农村公路硬化通村率达到99.58%,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816.4公里,公路密度90.1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增加11.8公里/百平方公里。水系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治理河道31.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治理污染点源22个,减少COD排放量1476吨,基本建成了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减少SO2排放量895吨,改善了烟台及周边县市区290多万人口的生活用水质量。完成了庵里、龙门口两座中型水库和92座小型险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步伐,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等。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培植了“全国绿色小康村”国路夼村等典型,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1%,比“十五”末增加了7.4个百分点。

(六)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资产配置更加合理,监管体制基本建立,营运效益明显提高。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总数达到2.1万户,“十五”期间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新增1400户和1万户;投资、财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行政审批、县乡机构等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七)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6元,比“十五”末增加7615元,年均增长13%,提前一年完成了增收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8286元,比“十五”末增加3986元,年均增长14%,超过规划目标1986元,提前两年完成了增收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亿元,年均增长15.4%;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3亿元,年均增长16%。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比“十五”末增加8平方米和6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汽车、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比“十五”末增加5辆、30部。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稳定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3万人。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五年累计申请专利393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户,拥有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科技合作项目20多个,建立产学研基地8处。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有164个村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新建、改扩建12处卫生院业务用房和290所省级标准化卫生室;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2.3万人。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1年保持负增长。“邻居节”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讲团结、重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文化站全面建成,农村文化大院达到667个,农民书屋379个,群众文化生活全面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广播电视、妇女儿童、平安栖霞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坚持科学发展,以财源建设为主线,努力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强国内外合作;坚持协调发展,在抓好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和镇域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发展;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入手,集中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要继续发扬和坚持。

但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经济总量偏低,财政实力相对薄弱,赶超发展任务艰巨。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比重偏高,二、三产比重偏低,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和拉动力还不强。三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城市经营仍需深化拓展。四是和谐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设施不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需加强。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市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相对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从我市看,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工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财源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外有利环境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消费需求平稳提升,外贸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市上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抓实抓细的工作作风得到弘扬,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坚强有力,各级各部门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行动迅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与组织保障。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空间布局

一、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为主题,以财源建设为主线,以“一体两翼”为支撑,以建设烟台后花园和生态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以做强工业经济、做活城市经济、叫响果都品牌、打造生态水系为重点,加快实施工业化、城市化两大主导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有效投入,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全国的位次。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对外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国外资本、先进技术、管理机制和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显著提高工业化水平和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

——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一体两翼,集中用力,重点突破,提高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人为本,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全省中等水平,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35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30%,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0.7:48.3:31调整为2015的12:52:3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8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元GDP能耗降到0.68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1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达到3000人,社会竞争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基本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实际利用内资五年累计6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25%。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以上,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承载功能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明显减少,构建起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以内。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左右。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5%以上,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万分之五以内。平安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超过95%,各种污染物减排率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森林覆盖率55.3%,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远期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1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达到9.8万元。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基本合理,社会保障达到更高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区域影响力日益增强,综合实力在全国、全省的位次进一步提高,建成科学发展、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三、空间布局

按照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产业、城镇分布,突出抓好“一体两翼”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上,按照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不断丰富城市内涵,充分彰显创业之城、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宜居家园四大特色。在城市布局上,按照“一带三区”的布局形态,打造组团型城市结构。“一带三区”,即白洋河景观带将长春湖片区、老城片区和松山片区有机的串联起来,加快“三区融合”。长春湖片区建设集行政办公、旅游度假、公共文化、休闲娱乐、商务会议和高档居住为一体的新城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第三产业;老城片区以金融、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主,民营经济园作为工业发展的载体,要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松山片区要在盘活存量、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提高产出效益上下功夫,以电子信息、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医药生物等为重点,尽快建成产出能力较高的工业新区。

(二)突破发展南北两翼。培育壮大南北两条产业带,使之成为聚集产业、承载人口的重要区域。这两翼随着潮水机场、八角港口和烟青城际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承接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要在促进工业经济崛起、引领高端产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其中,北翼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要强化与臧家庄镇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园区规划、设施配套上统筹谋划、搞好衔接,在项目建设上优化布局、相向发展,加快融合对接步伐,抓住山东蓝色经济区、烟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围绕机械工业园建设,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仓储物流等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招商优势,加快融入烟台北部沿海产业带,尽快形成工业经济高端产业发展的隆起带,到“十二五”末综合实力进入省级开发区30强;臧家庄镇要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项目聚集,尽快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区域。南翼以桃村镇为重点,在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同时,借助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品牌优势和烟青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的机遇,加强供水、供气、供热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镇园一体发展,下大力气引进培植一批支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以发展机械制造、针织服装、化工、商贸物流、葡萄酒庄和房地产开发等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建成半岛制造业重要基地和烟台市南部重要物流集聚区,到“十二五”末成为烟台市10强镇。其他镇也要发挥各自生态、果品等优势,选准重点,错位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专业发展、功能配套的新型城镇体系。



第三章  实施工业化战略  建立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方式、调结构,以高端、高效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重点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群,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56亿元,利润43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5%以上。

一、集中建设七大主导产业

1、机械制造业。围绕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大宇造船扩能,引进培育配套项目和关联项目,培育壮大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突出抓好汽车会馆、汽车空调、汽车内饰件等项目引进建设;推进同兴实业、银云活塞、大京钢材、乐泰汽配等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围绕电子产业,培育壮大红壹佰照明、凯思博电子等企业;围绕风电开发,抓好风电设备制造。2015年,机械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94亿元,利税7.2亿元。

2、水泥和新型材料。立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搞好资源整合和产业规划。重点培育山水、三菱、白洋河、宝桥、兴昊五大水泥生产企业,引进商品混凝土搅拌、水泥制品加工等相关联的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水泥产业;以万华生态板项目为载体,建设万华生态家居产业园,发展环保型木材替代材料和生态家居产业。2015年,新型建材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13.6亿元。

3、医药化工业。抓好医药化工企业改进工艺、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化工行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加快改造提升藏格化工、通达选矿、裕祥化工等企业,规划实施好桃村镇的藏格化工园区、臧家庄镇的化工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精细化工园区。医药行业重点扩大产业规模,争取金海药业药品生产批号早日获批并建成投产,膨胀中洲制药规模。2015年,医药化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4.6亿元。

4、纺织服装业。利用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的有利条件,突出抓好技改扩能、上档升级,培育发展生产加工基地。加快以芳纶1313、1414为代表的特种纤维产品的投产,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服装业重点培育茉莉华、东禾、阳光、君雅泰等企业,打造桃村针织服装特色产业镇。2015年,纺织服装业实现销售收入47.3亿元,利税2.7亿元。

5、轻工食品业。加强产业链条之间的衔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发展层次。食品加工业重点抓好葡萄酒、果汁、核桃油和其它农产品深加工,推进海升果业新产品研发,发展桃汁、樱桃汁等小品种果汁和终端产品加工;加快欧王高档葡萄酒生产、长裕玻璃二期、昌裕印刷等项目建设。2015年,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利税17.7亿元。

6、矿产资源开发。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黄金资源开发,重点推进金兴矿业与恒邦集团的合作,同时,发展黄金冶炼和深加工,进一步做大做强黄金产业。滑石资源开发,重点整顿和规范开发秩序,加快滑石开采企业升级改造,突出发展滑石精细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加强铅锌矿藏的开发利用,搞好钼矿资源勘探及开发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矿产资源业实现销售收入36.6亿元,利税2.6亿元。

7、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坚持合理开发、突出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风能开发,抓好境内风电场的规划及管理,加快推进与大唐公司、华能公司等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以及安得利斯公司与央企的技术合作。热能开发,在保证东源热电项目正常运行的同时,加快生物质热电项目建设,争取2011年末投产运营。2015年,新型能源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6亿元。

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按照建设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现代企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促进企业膨胀规模,增强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同兴实业、长裕玻璃、大京船板、红壹佰等一批骨干企业、名牌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30 户,比“十一五”末增加140户,组建集团公司10个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户,过5亿元的企业10户,过2亿元的企业20户以上,40%以上的重点企业通过国际质量、质量安全和环保体系认证,争创全国、全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5种以上。

三、做大做强老企业

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改造,开展“二次创业”。尤其是通过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黄金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改进加工工艺,在挂靠“知名企业”上下功夫,借势发展、做大做强,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促其快速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再造新优势。对具有规模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要抓住国家鼓励支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机遇,引导企业搞好研发、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努力培育成栖霞工业经济的“高端产业”龙头。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库存和市场营销变革。加强生产、流通、科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加强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及时处理、传播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快政府门户网站及基层单位网站建设,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立起规范的信息资源公开与共享机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



第四章  实施城市化战略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

一、提升城市承载功能

以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融合城市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环境,形成整体和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风貌与景观,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整体形象。一是完善基础功能。在给排水、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通讯、电力、供热、燃气和人防、防震减灾等方面建立完备、高效、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工程,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配置,加强供水水源工程和排水工程建设,2013年底前完成龙门口水库至城区供水主干网和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扩大天然气供给能力和城市燃气管网规模,在城区建设热力站19座,完善热力管网,到“十二五”末,城区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80%,集中供热率达到70%;对西城110kv和松山35kv变电站升压改造。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主要道路路灯安装率、主要标志性建筑亮化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二是完善人居功能。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步伐,逐步形成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不同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吸引力,加快膨胀城区人口。“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三是完善休闲功能。建设一批高档商业服务设施、高品位旅游服务设施以及供市民休闲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园林、商业街区等,满足旅游、购物、娱乐、休闲、健身等需求,为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加快长春湖周边区域开发。立足高标准建设,以高起点规划为统领,全面实施长春湖周边区域开发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二、完善城市路网结构

加快建设以“四横八纵村村通”为基础的过境公路及连接港口、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的快速干道。“十二五”期间,新建、改建蓬莱经栖霞至莱阳一级路等国省道栖霞段194.3公里,改建、维修古蛇线栖霞段二级路等县路167.7公里,乡村路519.4公里。2015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56.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2公里/百平方公里。

三、创新城市经营管理

在城市管理上,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为目标,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建立城市信息监督和处置体制,及时掌握城市日常管理动态,有效落实整治和监督措施;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执法力度,以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城郊结合部为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净化、优化、美化城市。在城市经营上,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筹措城建资金的各项政策,确保应收资金足额收取,专项用于城市建设;积极稳妥地通过产权置换,有期有偿经营等形式,出让部分公用设施的经营权和产权,实现资源利用商品化;加强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坚持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对城镇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配置,严格限制中心城区的房地产开发,全面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交易,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收益增值率,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少城乡之间人均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差距,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农村公路建设,健全农村公路管护体系,抓好农村路路面、桥涵维修和公路网络化建设,到“十二五”末,乡村公路里程达到1414.4公里,好路率达到9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水规模和范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村庄107个,增加受益人口7.6万余人。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供电状况。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合理建设住宅。加大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以城中(郊)村、园区村改造和中心村、经济强村建设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将全市963个村合并建设成数量合理、规模适当的新型社区;推进“一区两镇三街”的大社区建设,到“十二五”末建设大社区42个。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推进农村新风貌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勇于创业、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第五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以发展果品产业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果品、畜牧、菌菜、粮油四大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战略,着力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和优质名牌产品,发展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打造“果都”品牌,推进果业振兴

立足“栖霞苹果”这一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创新栽培模式、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质量安全、增强竞争力,巩固“中国苹果第一市”的地位。一是优化果业结构。通过伐老建新、改接换种等措施,加大新、中、老果园比例的调整力度,适度增加大樱桃、大梨和葡萄的种植面积,逐步使全市新、中、老果园面积分别达到三分之一,早、中、晚熟果品品种比例更加合理,大樱桃、大梨和葡萄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3万亩和3万亩。大力推广苹果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推广果实套袋、密植园改造、病虫害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性技术,扩大苹果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优质苹果产量和品质。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68万亩,总产达到155万吨,优质果率达到90%。二是加快示范园建设。到2015年,全市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40个,面积20万亩。其中幼龄苹果标准化示范园 10个,重点推广应用矮化宽行密植起垄栽培模式;成龄苹果示范园30个,重点通过大量增施有机肥,合理补充土壤调理剂等措施,对低产密植老果园进行改造。在旅游资源丰富、苹果产业优势突出的镇(街区)建设生态观光果园3万亩以上;围绕艺术苹果、SOD酶苹果和富硒苹果等特色苹果生产,培育特色苹果专业村60个。三是推进苹果品牌化。抓住“栖霞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机遇,加快推进创建标准果园和苹果产业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苹果出口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和普及应用 EUREPGAP标准(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扩大对外出口。到2015年,全市苹果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建成苹果出口基地45万亩以上,出口果品达到25万吨。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农业支柱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形成市有区域、镇有产业、村有特色,成方连片、布局合理、规模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生产格局。

一是加快发展畜牧业。继续稳定发展生猪和蛋鸡食粮畜禽,加快发展肉鸡和牛、羊食草动物,在发展奶牛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方面有新突破。建立健全畜禽良种引进和繁育体系。鼓励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饲养场和饲养小区。建立健全畜禽防疫体系,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达到8.1万吨,蛋类总产3.9万吨,奶类总产1.7万吨。

二是快速膨胀菌菜业。围绕拉长苹果产业链条,充分利用果树枝条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迅速膨胀食用菌生产规模。到2015年,建成食用菌10万棒以上的专业村10个,200万棒以上的专业镇(街区)8个,食用菌总量达到2000万棒,力争把我市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大力推行保护地栽培,发展精细菜、高档菜和无公害蔬菜。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

三是稳定发展粮油生产。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栖霞市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实施方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搞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试点,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土地治理和复垦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全市粮油总产达到38万吨,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继续开展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创建活动,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兴建基地、兴办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新技术、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龙头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拉动能力、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和拓展市场的竞争能力。到2015年,全市培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8家,过千万元的36家。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培育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0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20%,10%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搞好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大力培植发展农产品经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销售企业到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到国外开展产品推介、经贸洽谈活动,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力争达到3.2亿美元。

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以建设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五位一体”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每个镇(街区)至少建立一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积极推进苹果品牌化,研究出台栖霞果品生产、包装等标准、办法。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抓好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尽快建成具有省级以上资质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在各镇(街区)设立检测站,在基地、市场、冷库和相关企业设立检测室,配备专、兼职检测员,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打假扶优护农活动,维护正常的农资经营秩序。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新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全市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76%;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率达到40%;力争新认证“三品”15个,新认证基地10万亩。

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保护能力,多渠道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民和社会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运用河道拦蓄、集雨、建设塘坝、病险库坝加固等手段,提高水资源拦蓄能力和水利工程防洪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119座小型病险水库、409座病险塘坝和钓鱼台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各类蓄水工程50座。

六、实施“科技兴农”,培养新型农民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农业信息化体系和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业信息网络覆盖各镇(街区)、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协会,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率达到60%以上;全市培训农民3万人,农村带头人1万人,获得绿色证书农民达到5000人,转岗就业农民达到1万人,95%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七、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认真落实各级政府惠农政策,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第六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强素质、提高层次为重点,着力抓好服务业重点园区、特色街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到2015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6%以上,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达到50%以上,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一、做大做强消费性服务业

(一)旅游业。以建设长春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艾山温泉度假区、培育产业龙头为重点,加快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力。

长春湖旅游度假区。北起艾山山系,南至城区文水河,以长春湖为核心,在方圆3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滨湖核心区、改造提升区、休闲运动区和乡村风情区四大旅游区。一是滨湖核心区。重点建设碧波畅游娱乐区、道法自然主题区、仙风道骨养生区、鹤舞朝霞休闲区、湖光山色度假区、北国水乡采摘区、高尔夫时尚运动区等功能区及生态游园、水上运动、度假酒店等配套设施,规划实施好“印象栖霞”山水实景演出项目。二是改造提升区。依托牟氏庄园、太虚宫、奇石博物馆等景区,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景区档次和效益,规划建设好明清古镇,打造胶东最具特色的民俗小镇。三是休闲运动区。立足艾山温泉、艾山国际旅游度假村、艾山自然风景区、苹果城度假村,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与自然山水巧妙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项目聚集区。四是乡村风情区。规划建设苹果公园和苹果博物馆,让游客充分体验自摘自乐的原生态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带。一是借助“果都”品牌,发展观光农业、生态采摘、农家乐、休闲渔业等乡村旅游项目;二是依托牙山国家森林公园、唐山风电、十八盘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唐家泊老鹞沟原生态休闲旅游、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国路夼生态旅游区,打造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红色旅游为辅的百里自然公园;三是依托白洋河湿地公园、长春湖及有关水库,在城郊规划开发乡村农家乐旅游聚集区;四是依托牙山黑山羊和方山蚕蛾特产资源,在牙山和方山开发乡村特色餐饮休憩区。

到“十二五”末,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一处,国家AAAA级景区4处,国家AAA级景区3处,五星级酒店1处,四星级酒店2处,三星级酒店5处。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商贸餐饮业。以完善城区商贸服务功能为重点,围绕建设大市场、催生大企业、搞活大流通,鼓励支持企业推广先进经营理念,完善服务功能。重点培育扶持烟台桃村生产资料及农产品交易中心、桃村商贸中心、桃村建材装饰市场、桃村百佳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庄园建材市场等;依托果品产业,在做大做强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栖霞国际苹果交易城,打造桃村、臧家庄、杨础、亭口、官道、观里为主的果品批发市场,同时抓好以亭口、庙后、蛇窝泊、桃村为主的大樱桃市场,促进市场的上档升级。

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绿色餐饮,培育大众餐饮品牌和骨干企业,逐步形成各类餐饮业态互为补充、相互渗透,高、中、低档餐饮协调发展,大众化餐饮较为普及的现代化餐饮发展新格局。

(三)房地产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房地产企业优化开发结构,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商业、文化、旅游等高端、优质、规模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供给,城区房地产年开发面积稳定在30万平方米以上,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和市场整顿。

同时,加快发展以医疗、养老、助残、心理咨询等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业,以家政、家教、维修、护理等服务为重点的家庭服务业,以及为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农村服务业等。

二、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一是构建桃村商贸物流集聚区。二是规范建设一批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以市区客货物流中心为龙头,桃村、开发区、蛇窝泊为补充的物流体系。进一步规范鼎丰化肥电子交易市场等企业的运营管理,规划建设好开发区物流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葡萄酒庄园文化城、桃村物流中心、桃村宏达物流和农业生资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三是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二)金融保险业。以金融服务高级化、融资形式多样化、信用手段现代化为重点,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注重发展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消费信贷担保机构,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行直接融资,完善保险市场结构、扩大保险规模、创新保险品种,规范融资担保、典当、评估等中介机构。2015年,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25亿元,年均增长14%,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保险公司数量从现在的9家增加到15家,融资担保机构由现在的1家增加到3家,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6%。

(三)新型服务业。会展业,以举办苹果艺术节、牟氏庄园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为重点,创新运筹,在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会议或展览上实现突破;加快引进建设大型会展中心、会议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在提高会展承接能力上实现突破。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重点搞好面向社会弱势人群的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家政家教、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便民服务。加快街道、社区居委会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审计、会计、律师、公证、仲裁、法律咨询、项目评估等咨询服务,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典当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继续发展其他服务业。

三、强化服务业载体建设

规划发展一批服务业重点园区,发挥集聚带动效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服务业特色街区,体现城市品位、展现城市形象;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通过重点园区、特色街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规模较大、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重点园区,3条特色街区,每年滚动抓好1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培育10户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



第七章  加强水源地保护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建设“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的生态水系和精品景观为重点,全面实施水源地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加快水系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快水系生态建设

水源地保护工程,要突出抓好以水土保持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的水系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着力实施白洋河、清阳河、清水河、漩河、黄水河五大水系内骨干河道、破损山体综合治理工程,以及龙门口水库、庵里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在五大水系内建设橡胶坝25座、拦河截流工程579处,疏浚河道380公里、加固河堤486公里,建拦河闸295座、桥涵286座,修建塘坝134座、蓄水池1554个、蓄水谷坊946道、拦砂谷坊4545道,不断提高水资源涵养能力和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以植树造林、河道治理和封育治理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十二五”期间,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30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8.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24.37%。

造林绿化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发挥优势的原则,建设以庵里、龙门口两座中型水库周围为重点,以牙山、艾山两大山系为中心,以五大水系为框架的山区防护林体系。以培育森林资源、扩大绿色覆盖为目标,认真搞好留苗养树,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和裸露山体整治,抓好以文三线、204国道、802省道和同三高速公路两侧绿化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建设,加快牙山、艾山、崮山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重点在臧家庄、松山、苏家店等镇街组织实施7564.4公顷造林绿化工程,其中境内五大河流水系生态保护带栽植水土保持林5905.7公顷,南水北调沿线生态保护带栽植水土保持林1324.3公顷,在两座中型水库周边区域栽植水源涵养林334.4公顷。将城区内所有河流和视野范围内的荒山全面治理、绿化结束,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进一步凸显“山水相依、城水相映、人水相亲”的生态城市特色。

二、搞好面源污染控制

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水系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着力实施四大工程项目:

1、化肥减量施用工程。重点抓好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工程、30万亩酸土改良工程、30万亩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和200平方米土壤肥料检测化验室建设工程。

2、化学农药减量施用工程。重点抓好10万亩昆虫性信息素技术推广应用、20万亩有机硅助剂技术推广应用、100万亩无公害农药推广普及、60万亩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广普及,以及8个病虫害监测点、8个产地检疫站、400个专业化统防队伍建设。

3、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程。重点抓好1.2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通过实施户用沼气“一池三改”工程,大力推广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技术和“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无序排放,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4、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工程。对五大水系流域的畜禽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养猪场、养牛场全部采取生态自然养殖法,建设沼气池;养鸡场实行粪污生物发酵。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严格环境准入,杜绝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上马。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三同时”验收手续。对现有企业,重点加大对水泥、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的改造力度;对技术含量低、治理设施老化损坏不能保证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已经达标排放的,加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力度。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步骤、分阶段地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在重视工程措施削减污染负荷的同时,逐步把处理后的回用水用于工业企业、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水体景观等,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综合利用。“十二五”期间,以完善配套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为重点,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转负荷率,确保达标排放。重点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集污管网扩容、再生水利用、污泥厂外处置及经济开发区和桃村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等工程;完成城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桃村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及乡镇垃圾中转站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加强湿地建设,在白洋河和清阳河流域栖霞段分别建设人工湿地2300亩和1500亩。

四、搞好资源节约利用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适度增加建筑容积率,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搞好土地储备,通过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严格土地供应政策,经营性用地依法推行“招拍挂”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搞好土地开发复垦。“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耕地589公顷。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建立与完善矿产资源规划预审及年度实施方案制度。加强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调控开发总量,合理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抓好矿区恢复性治理工程,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到2015年,矿山总数控制在60个左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达到65%。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对农业、工业、生活及服务业用水的定额管理,逐步减少高耗水行业比重。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推广应用喷灌、微灌、风力扬水等节水、节能技术。“十二五”期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

努力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普及洁净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十二五”期间,建设西城、占疃各110千伏送变电工程,完成铁口、庙后送变电站升压改造工程,到2015年,全市供电能力达到48万千瓦;开发臧家庄花园、庄子、苏家店盛家沟、崮山、西城双马石、唐家泊东五叫、桃村铁口等十大风电场,到2015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6亿千瓦时。继续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8%以上,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适宜农户的30%。

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在社会各领域大力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按照“生态、安全、环保”的要求,以生态链条、产业链条为纽带,以果品产业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链条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逐步形成以果-菌-肥和牧-沼-果为主线的生态农业模式。努力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市,“十二五”期间,建设农副产品有机食品基地5000公顷。

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企业生产全过程,注重生态设计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生态产业链、产品链,形成产品和废物生产链,促进企业向“低投入、低消耗、小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推行清洁生产。把培育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步伐,重点抓好酿造、食品加工、水泥、化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防治逐步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积极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



第八章  繁荣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


充分挖掘栖霞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发展思路,繁荣文化事业,培植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锻造栖霞精神,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增强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按照“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深耕本土,打造特色,继承创新,统筹发展”的思路,立足打好特色牌、精品牌和效益牌,对栖霞历史和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文化特色品牌,重点围绕牟氏庄园、艾山温泉、太虚宫、栖霞苹果、儒家文化、水系生态等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整合包装和推介,全力打造道教、农耕、民俗、生态四大文化品牌,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和城市品位的城市文化形象。

二、全面繁荣群众文化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品味高雅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抓好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农村书屋、博物馆、大剧院、儿童活动场所、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效载体。加强各级档案馆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积极探讨发展各类文化协会、研究会等民间组织,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民间文化,搞好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加强行业管理,形成发展合力。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社会文化,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三、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积极开发文化市场,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一是建立开放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以文化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具备条件的文化生产单位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培育文化市场多元化格局,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统筹协调,打破行业、地域、权属界限,实行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构建独具特色的大文化格局。二是培育有较大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坚持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综合人文传统、文化资源、技术支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打造四大文化品牌为目标,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影响辐射范围大、经济效益高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在打造文化影视基地、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养生中心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抓好传统剪纸、书画、彩塑、雕刻等民间文化与苹果产业、旅游产业的相互交融,赋予相关产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拓展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文化产品及其相关产品、配套产品的开发步伐,着力培育产加销一条龙、相配套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三是加强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产业,加强引导、精心培育,突出我市文化特色,高水平举办苹果艺术节、民俗文化艺术节、旅游文化节、文物精品展、科普展、书画展等节会和展览,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更广阔、更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把文化会展业、经济会展业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第九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完善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一)促进充分就业。落实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促进公平就业和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实现“动态消零”。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民工帮扶就业工作。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工作机制,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作用,加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2万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1万人以上,妇女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低于4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

(二)加强社会保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万人以上。以新增就业人员、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未参保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动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确保各类保障对象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2015年,全市形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核心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二、完善救灾救助体系

进一步完善分层管理、分类施保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制度为主体,以医疗、教育、住房和突发性困难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爱心捐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积极、健康的老龄化战略,加强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努力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福利保障。建立以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募捐为基本架构,政府支持、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强行政区划、城乡社区、地名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婚姻、收养、殡葬管理服务水平,加快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社会福利中心、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市级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提高全社会整体的福利服务水平,实现全市城乡社区服务保障全覆盖。

三、大力发展人才、科技和教育事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各类科技人才引进步伐,积极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引进栖霞发展急需的人才。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鼓励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机统一,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先导和产学研相结合,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大力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到2015年,全市各类实用人才总量达到6.4万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达到3000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梯次补充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坚持“高中进城、初中集中、小学整合、学前提升”的原则,2015年以前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按要求配齐中小学图书、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设施;实施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解决农村中小学“热水、热饭、取暖、改厕”问题;2013年以前完成“班班通”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类成人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大镇街中心幼儿园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2015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8.5%以上。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规定,实现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逐年增长。加大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规范教育收费,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完善社区、农村健身服务网络,配备体育活动设施,推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四、突破发展卫生事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按照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完成市医院病房大楼、市中医医院业务综合楼、烟台桃村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建设和唐家泊、西城等卫生院改造任务。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职业病防治机制,全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培养中、高级卫技人员和学科带头人。从2011年开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的遴选、使用和定价等政策,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卫生监督长效机制。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发展。到2015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以下;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下;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达到1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100%。

五、协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事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健全完善基本应急广播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到2015年,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完成传输数据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舆论支持。抓好气象、防震减灾系统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制,加强交通战备、人民防空和经济动员工作。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维护和保障好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六、建设平安栖霞和文明城市

强化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烟台市提出的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为目标,不断深化平安栖霞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从“整合资源、规范运作”的要求出发,建立完善综合治理“16351”工作模式、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和稳定责任查究体系。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单位),大事不出镇街(系统)”,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带霸字色彩以及黄赌毒犯罪和邪教活动。进一步健全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治安防控水平,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社会动态防控网络。不断加强特殊人群的管控工作,把“十种人”纳入视线,强化教育管理,落实管控责任,防止引发突发性事件。加强基层“六位一体”综治办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进一步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抓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的管理,抓好重点部位和单位的消防管理,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加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特大安全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层面保障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防止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疾病控制、传染病防治两个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疫情预测和预警报告制度,提高各类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创建活动。

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及时疏导、超前预防,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信息预警,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继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城乡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突出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道德风尚。

深入推进“诚信栖霞”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以信用网络、信用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切实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工程”,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组织实施“企业信用形象塑造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制度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努力营造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良好氛围。加强市民诚信公约的宣传普及,提高市民诚信意识。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相统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支持和保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拓展反映社情民意渠道,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参与制度、社情民意反馈制度等。依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树立栖霞良好的对外形象。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和实施力度,倡导城市文明,优化城市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加强和谐镇街、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十章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体制创新


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推进农村改革

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建立筹补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规范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加强农村财务、集体资产和农村经济合同监管力度,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认真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各种联合体、合作社,引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协作,兴办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全面完成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二、加快推进企业改革

实现企业上市突破。坚持不懈地抓好上市后备资源的培植,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进入上市程序,争取5户以上企业上市。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在融资、人才、信息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其尽快做大做强。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场化进程。2015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总数超过3万户。

三、加快推进配套改革

继续搞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完成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稳妥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精简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搞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推动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进入市场。搞好财税体制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强化部门预算,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扩大银企合作领域,提高金融支持能力。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十一章  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强化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赶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进一步突出产业招商主导地位,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1、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制造业,以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搞好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包装推介,注重引进吸收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抓住外资向基础设施领域和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把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作为城市建设对外开放的重点,促进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把旅游会展、商贸物流等作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全面开放。“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全市总额的20%以上。农业,围绕果品、畜牧、菌菜三大农业板块,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十二五”期间,农业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额的10%以上。

2、拓宽利用外资区域。根据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的特点,紧盯国内外大商社、大财团、大企业,巩固扩大传统招商区域,积极开拓新区域,实现引资区域多元化。境外,进一步巩固日韩招商,加强与港澳台及东南亚的招商,大力拓展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境内,省外以“长三角”、“珠三角”为突破口,省内以济青烟为重点,加快引进高科技项目和资金密集型项目,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项目。

3、优化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招大引强,境外着重在引进世界500强上实现大的突破,境内着重抓好中央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个引进”工作,以及民营企业500强和上市公司的洽谈对接。推进挂靠合作,筛选、包装有实力、有前景的行业、企业、产品、技术及无形资产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在老企业嫁接改造上实现突破。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上市融资。强化招商手段,搞好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和网上招商,突出抓好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二、加强园区载体建设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以经济开发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重点,其他园区为辅助,积极推行政府建区、企业建园,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工作方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园、特色园和园中园,不断强化园区的载体功能。二是抓环境建设。硬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软环境方面,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保证政策落实、信息畅通、生产便利。三是抓项目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项目开工、竣工率。对在谈项目抓跟进、促签约;对签约项目,抓出资、促开工;对在建项目,抓配套、促投产;对投产项目,抓服务、促增资,切实提高“项目注册率、出资到位率、投产开工率”。坚持“项目共引、成果共享”,倾全市之力把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到2015年,各类园区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额的80%以上,出口占全市总额的90%以上。

三、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1、优化出口商品和市场结构。在巩固扩大农副产品、纺织品等传统商品出口的同时,抓好出口产品的品种改良和精深加工,加快传统优势产品嫁接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2015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以上。继续巩固日、韩、美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形成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齐头并进的出口市场结构。

2、培育扶持出口大户。对出口过500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加强跟踪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实行政策倾斜,努力形成出口品牌,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培育形成1个过5000万美元、3个过3000万美元、6个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大户。

3、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我市地缘、劳动力优势,挖掘现有企业的加工潜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大企业来栖设立加工制造基地,围绕针织服装、食品、塑料、机械等产品和行业,搞好专业配套加工。2015年,加工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5%。

4、适度扩大进口。根据发展需要,适度扩大紧缺资源进口,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积极消化吸收,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5、扩大劳务合作。发挥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规范发展海外劳务输出。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开办资源类开发项目,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劳务合作、旅游和餐饮等项目,带动我市外派劳务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第十二章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强化投资拉动作用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对规划的“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实现重点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性循环,努力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要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推动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一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抓好项目筛选论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取得国家政策性贷款、拨款和国际资金支持;二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政府、企业、银行的关系,不断加强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全市每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在更多项目和领域得到长期支持与合作;四是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搞好资本市场运作,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五是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二、强化调控引导作用

牢固树立“财政经济”观念,改善财源结构,扩大税源规模,依靠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实力,依靠财政保障调控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继续把工业经济作为全市财源建设的主线,围绕工业七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同兴实业、红壹佰照明、风电塔筒、通达选矿等重点企业。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根本措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地方税源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布局均衡,有利于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高效财源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方式,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高度重视上级安排项目的资金配套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资金配套机制,统筹地方财力,全力落实好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进一步搞好城市资产运营,积极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市资产综合效益,为财源建设聚集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运行的引导、监督和规范作用,着力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增量,提高投资效益,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三、强化实施保障措施

认真做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把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同时搞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保证重点领域和区域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市发展和改革局要跟踪分析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及时向社会发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部门重点负责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跟踪分析。建立健全规划考核评估修订机制,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考核评估,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考核评估,在由于特殊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大时,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实施规划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级各部门都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自觉地服从规划,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